美中貿易大戰愈演愈烈,在近日開幕的「上海國際車展」亦形成兩國交峰舞台。穩佔電動車「世界一哥」的「比亞迪」(BYD),率領一眾國產「Tesla殺手集團」齊集亮相,惟其美國競敵特斯拉(Tesla)連續第3次缺席「迎戰」。
兩年一次的上海國際車展周三(23日)起至5月2日舉行。在全球汽車產業前景正陷入美中關稅戰的陰霾下,這次上海車展吸引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近1,000家中外知名車企參展,除了中國國產車品牌齊集,亦包括美國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德國「寶馬」(BMW)和「福斯」(Volkswagen)以及日本的「豐田」等,發表逾100款新車。
中國價廉電動車成為「Tesla殺手」
不過,車展的焦點落於電動車身上,尤其中國「比亞迪」、小米、極氪、蔚來、小鵬汽車等巨擘,展示至少12款新車,標榜「售價更低、充電最快、駕駛輔助功能更強」等,堪稱「Tesla殺手集團」,惟Tesla今次亦缺席「迎戰」,是自2021年車輛問題維權事件後第3度失場,形成「東升西降」局面。
事實上,在中國家大筆補貼、重點扶持之下,中國近年保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電動與油電混合車市佔率逾5成,遠超美歐。其中,Tesla和比亞迪被視為美中對奕的標誌。
據相關公司財表(見下表),在中國政府大力扶助下,比亞迪早於2022年就迅速崛起,除了至今保持國內銷量第一,2023年更首次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迄今持續擴大領先優勢。比亞迪目前全球市佔率為23%,超出Tesla近1倍;目標今年銷量由近470萬輛再推高至550萬輛,公司今年首季銷量已達到41.6萬輛,再度超前Tesla。
馬斯克涉足政圈影響特斯拉品牌
然而,特斯拉近年在全球銷量持續下滑,尤其中國市佔率由2020年的15%高峰,跌現時的單位數。外界預料,繼漸失價格和性能競爭優勢,以及貿易戰連鎖打擊,其CEO馬斯克加入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後引來美國國內強烈不滿,又視被中國視為攻擊的對象,在「兩面不是人」之下,恐前景更為嚴峻。
另外,今次車展亦反映全球電動車市場傾向中國的「風向」。不少歐美品牌高層受訪指,擔心在關稅戰下不敵中國車企競爭,亦恐在關稅戰中遭殃。開幕前夕,美國車商聯名致函特朗普(Donald Trump),呼籲其取消進口零件25%關稅,以阻止銷情再惡化,特別是挽回近來在中國市場大幅下滑的銷量。
美國車商不斷向特朗普施壓停關稅戰
其中,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引述,上周與特朗普會面討論關稅問題的汽車業高層之一,「平治集團」(Mercedes-Benz Group)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今次車展演說時,描述為中國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又指出「關稅不是解決辦法」,更警告「關稅和貿易壁壘浪潮恐引發全球汽車行業面臨 30 多年來面臨「最複雜(the highest “complexity”)」局勢。
同時,康林松亦接受中國《澎湃新聞》指,形容全球汽車處於「向東看」的浪潮,「而跨國車企的深度參與,不僅為中國市場注入新動能,更透過『在中國,為全球』的策略,為全球汽車產業貢獻中國方案」。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