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的中美貿易衝突下,蘋果(Apple)正致力提高印度iPhone手機產量以減少依賴「中國製造」,惟遭到阻撓,中國當局被指在許多情況下會延遲、甚至無預警地阻擋iPhone製造設備運往印度。
印度目前每年組裝約3000萬至4000萬部iPhone,約佔全球總產量的五分之一,蘋果在美國每年賣出逾6000萬部iPhone,約佔去年全球銷量28%。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稱,蘋果計劃最快明年底前把所有在美國銷售的iPhone轉移到印度組裝,換言之,在印度組裝的iPhone數量將會倍增;蘋果拒絕置評。
《The Information》報道,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實施嚴格封控措施打亂了生產線,蘋果開始加速將製造業務移出中國,如今美國特朗普政府還對中國製產品祭出高額關稅,令蘋果更加迫切地需要將製造業務多元化,其目標是把約50%的iPhone產能移出中國,但這一進程正面對來自中國政府的阻力。
審批從2周變長達4個月
據熟悉蘋果中國供應鏈的人士透露,當局刻意阻延蘋果將iPhone生產線轉移至印度,以免工作機會流失對經濟造成衝擊,地方政府更警告蘋果供應鏈的廠商不要削減本地職位。
報道指出,把製造設備從中國運往印度已變得越來越麻煩,例如組裝代工廠鴻海申請把製造iPhone的設備從中國轉移至印度的工廠,審批時間從原本的2周延至可長達4個月;當局又會在未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駁回部分出口申請;中國會特別審查把金屬零件焊接到iPhone機身框架的高精密雷射機器、用來檢測防水性能的氣密測試站,以及被稱為「貼片機」的設備。
蘋果正尋求從中國以外的國家取得製造iPhone所需的設備,同時開始敦促一些中國設備供應商在東南亞設廠以繞過限制;有廠商表示,蘋果還可能改為購買日本、南韓與台灣廠商所生產的設備,即使價錢較高。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