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抨击澳文件反助国际重视印太问题

据澳大利亚媒体披露,中国试图透过公开一份文件以压制澳对中国的批评声音,但总理莫里森却凭着这份文件,帮助他成功争取国际社会重视中国威胁印太地区的问题。

“雪梨晨驱报”(Sydney Morning Herald)和墨尔本“世纪报”(The Age)网站日前同时刊登报导,指莫里森(Scott Morrison)近日出访欧洲并且出席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之前,各界本来预料他将会遭遇重重困难,因为澳洲对于气候变迁立场与包括G7峰会各国之间,有着重大分歧。

但莫里森并未因气候变迁问题而受到压力,反而成功争取欧美多国关注中国威胁印太地区安全,以及澳大利亚遭受中国经济胁迫的问题。

报导指莫里森在G7峰会取得成果,得归功于他在13日前往G7峰会会场时,随身带着一份中国抨击澳洲政府的文件。

据悉,此事缘于去年11月,一名不具名的中国官员接受澳大利亚媒体专访,向记者提供一份来自中国驻澳大使馆的档案,列举14项澳政府惹怒中国的“反中”行为。文件提及的“反中”行为包括,澳洲联邦政府试图撤销维多利亚州政府与中国达成的「一带一路」协议、倡议独立调查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起源、禁止华为参与澳洲5G网路建设、跟随美国指中国在南海争议范围内的行为是“非法”、“带头攻击”中国对台湾、香港和新疆事务等。

在13日G7峰会展开“开放社会”(Open Societies)环节中,莫里森向与会各国展示并谈论这份列举澳大利亚“反中”行为的文件。莫里森会后向记者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容忍有人如此对待他们的国家。

“雪梨晨驱报”和“世纪报”报导提到,引起国际媒体注意的是,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本来主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避免介入中国问题,但他在16日与莫里森会面后,却向媒体表示,法国支持身处于胁迫“前线”的澳大利亚,并且“严正反对任何公然违反国际法、向澳洲施加的经济胁迫措施。 ”

报导又指出,马克宏与莫里森对中国问题的立场是彼此吻合的,诸如马克宏在14日向北约峰会提到中国问题时,他认为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比单纯的军事议题还要大得多”,还“涉及到经济、战略、价值和科技”议题。而莫里森在16日面对媒体时,指各国政府处理中国议题“不只在战略上考量与评估,还包括经济面及企业界的估量”。

报导又提到,澳大利亚致力向欧洲国家解释印太地区情势,指中国对遥远的国家来说,虽可能不是迫切的安全威胁,但中国的行为模式,对所有国家带来经济风险。

(责编: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