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费加罗报》周六发表“中国哀悼习近平的竞争对手李克强”的署名文章称,李克强逝世后在中国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哀悼、悲痛、有时是批评的反应。短短几个小时内,这一消息在微博上的浏览量就达到了近20亿次。一位网友感叹道,“他太年轻了”。
文章称,在哀悼的背后,是对一号掌权者的隐晦批评。 一位网民发帖称“最后一个有文化的人死了”,而习近平则重申意识形态高于经济实用主义。 甚至“可惜不是你!” 这是以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作为幌子。
【集会蔓延多省市 | 多地民众展示标语】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29, 2023
前总理逝世引发群众上街,悼念集会已从 #李克强 故居蔓延至其他地区。在 #郑州,大批民众在市中心聚集,有人展示大幅画像及立体标语;在 #定远县,悼念者围绕李的祖屋大排长龙,连停下摄影的时间都没有;在合肥,#悼念 集会持续多日,现场有警车戒备。… pic.twitter.com/0Y9ElrhV1a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观察家说:“李克强的死令人震惊。 它标志着40年开放和改革的结束。”
而李克强的去世是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发生的,继外长秦刚被解职之后,本周国防部长李尚福也被不说明原因地解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也发生了神秘的清洗事件。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和经济环境暗淡加剧了这种气氛,使得李克强的葬礼成为继一年前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葬礼之后,习近平掌舵的一个微妙的顺序。 中国经济增长在十年减半之际,李克强的逝世代表着经济奇迹的终结,加剧了中产阶级的焦虑。
作者称,在一党制的帝国中,领导人的去世是以吊唁为幌子表达政治分歧的罕见场合,如自由派人士胡耀邦的葬礼,就是1989 年天安门抗议活动的前奏。可今天在习近平执掌的中国,发生这种情况不大可能,不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权在握的习近平,也面临着微妙的挑战:既要有尊严地安葬自己的对手,又不能把他变成逝去的黄金时代的象征。
【聚集悼念被禁止 | 民众连日上街献花】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29, 2023
前总理 #李克强 遗体送抵北京之际,多家高校传出禁止聚集悼念,不准在网上发表个人评论,甚至要求学生将禁令传达给家人。虽然当局严禁公开活动,大批民众依然多日聚集在李克强 #合肥 故居,以花束纸条表达诉求。https://t.co/6ZAhDIgsV0 pic.twitter.com/B78tHyS7aF
法国《世界报》也发表署名文章,称李“没有实权、有人气”,也是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文章说,李克强比习近平小两岁。习近平于1975年正式进入大学学习化学,但在1977年以前,中国的大学里只教授毛主义。因而中国国家主席属于“迷失的一代”,这一代人实际上是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而李克强是于1978年2月进入大学,他的入学考试成绩非常优秀,甚至被他原本不敢报考的名牌北京大学给录取了。
文章说,李克强和胡锦涛两人是团派的代表人物。团派人物的出身一般都相当普通,人们把团派和像习近平这样的“红二代”对立起来,“红二代”们的职业生涯归功于他们父母与毛泽东之间的密切关系。而1993年年仅38岁的李克强就成为了共青团秘书长。2007年,李克强和习近平双双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但五年后,习近平被指定为一号人物,李克强只成了总理。“红二代”赢了共青团。
文章说,尽管在公开场合习近平很少屈尊看李克强一眼,但李克强忠实于习近平,他知道如何让人们听到他的微小的不同。2020年,尽管习近平夸耀已经脱了贫,但李克强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说,还有6亿中国人每月的生活费不足1000元。2022年5月,当习近平重申必须继续新冠清零战略时,李克强不戴口罩在云南视察。
今年8月,李克强现身甘肃莫高窟,在那里他受到了民众的热烈鼓掌。但这一情景在中国媒体上被审查掉了。
同样,人们也没有忘记2022年10月22日中共20大上的一幕。当时,当年迈的前一号人物胡锦涛被迫离开会场从李克强的身后走过时,亲切地拍了李克强的肩膀,而李克强则一动不动。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