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说国际邮递贩毒情况加剧

据中国官媒中新社报道,中国最高法院在周一(6月26日)的记者会上披露,中国源头性毒品犯罪出现新的趋势,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最高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李睿懿在会上介绍说,2018年至2022年,中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下降:2022年降至3.7万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下降73%,较2018年下降63%。

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但“金三角”仍是中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经传统渠道入境受阻后,利用货车夹带通关或者采取抛投、挖洞等隐蔽方式走私毒品案件增多,通过国际物流寄递、陆路绕道或者海上走私毒品情况加剧。

在另一面,从中国输出其他国家的毒品物资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美国司法部上周五(6月23日)起诉了四家中国化学品制造公司和八名个人,指控他们非法贩运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前化学品。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周六就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在禁毒问题上对中国抹黑污蔑,非法制裁中国企业,并诱捕和起诉中国公民。

(责编: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