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记者联会(国际记联)周五(14日)发布由一群独立记者撰写的香港言论自由报告,题为《无法封嘴的故事》,"记下了表达自由日渐消亡中的最新发展"。报告起首提及,这应是"记协第30份言论自由年报,但在北京为香港订定的《港区国安法》威胁下,可以想见,这是不可能实现了",因此由国际记联提供平台发布,他们认为"报告无法在香港境内发表,其讽刺是无人能够视而不见的"。
报告共5个章节,包括"恐惧成真"、"《港区国安法》淘空香港新闻自由"、"异议新闻媒体冒起 惟前景未明"、"法庭裁定国安法打败言论自由"及"公共广播的消亡"。内容提及,在报告涵盖的时期内,起码有12间传媒机构直接或间接因《港区国安法》的实施而结束经营,包括香港《苹果日报》、《加山传播》、《立场新闻》、《众新闻》及《传真社》等等。报告形容,这"在香港是史无前例的"。报告续提及根据现有纪录,10名新闻工作者及4间机构因从事新闻工作,被当局根据《国安法》或《刑事罪行条例》的煽动罪加以起诉,"一举重创新闻自由"。
报告续指,香港媒体也面临多元化的分水岭,有新闻媒体重整旗鼓,于台湾、新加坡、加拿大或英国等地提供网上新闻。报告认为,移师海外可提高新闻自由度,但在做即时报道上也遇到困难,因为无法到现场採访而失去即时反应。后来香港出现许多以评论和分析时事为主的小型新闻媒体,其中很多媒体人来自被迫停业的传媒。不过对于这种模式是否可行,报告说仍然是未知数。原因是难以评估新媒体的接触率,而且很受它们依赖的社交平台的政策和大数据演算法所影响。
报告又指,"在独立媒体遭到镇压的时候,香港普通民众亦受到极之恶劣的对待"。例如有人因分发传单、高呼口号等而被裁定触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罪行。法官的裁决表明,仅仅表达意见亦可被视为犯罪。报告强调,对媒体自由和个人言论自由的攻击,已令一度活跃的公民论政文化备受摧毁。但港府及北京"使法律腐化为镇压工具,将国家安全重新定义为执政党至上,并将重要的人权臣服于保护政权这单一目标"。
最后,国际记联促请港府立法,赋权市民得以自由获取资讯、促请政界和社会领袖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联手,要求港府废除《港区国安法》和《刑事罪行条例》中的煽动罪。
另外,国际记联说在2022年7月的国际记者联会全球大会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与会者,一致促请各界关注香港的新闻工作者,和人权捍卫者面对的紧急状况;对于面临即时安全问题而需要寻求以人道签证,或特别签证计划离开香港的新闻工作者,国际记联更促请各国政府施以援手。
香港记者协会自1994年起每年发表年度言论自由报告,并会上传到其官网,惟本台记者周一(17日)发现,该网站目前已不能查阅,显示为"404 Page not found",目前正候记协回复。
不过在今年9月尾,记协仍有公布2021"新闻自由指数调查"结果。
记协去年7月发表第29份年报,以《破碎的自由》为题,指出《国安法》生效下的香港满布"红线",恐惧弥漫,传媒环境急速恶化,自由在极权下被摧毁,支离破碎;对香港新闻自由而言,是最坏的一年。
责编 温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