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睿哲(上):联邦制或是台海关系解决之道|观点

卜睿哲(上):联邦制或是台海关系解决之道|观点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观点》,我是主持人唐琪薇。今天《观点》节目的嘉宾是美国亚太政策专家、前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先生。台湾总统大选已经在今年年初尘埃落定,蔡英文得以再度连任中华民国总统。民进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大胜,是否意味着独立思想已经是绝大多数台湾人的心声?在接下来的四年当中,蔡英文总统对两岸关系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北京当局对两岸局势是否有提出创新思维的空间和魄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卜睿哲先生的观点。

记者:卜睿哲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并关注两岸事务的专家,在您看来这次台湾总统大选和之前的总统大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

卜:我们需要观察政党的选票,因为这表明台湾政坛发生了些事,是我们之前不太了解的。蔡英文获得57%的选票,但是在政党选举中,民进党仅获得33%的选票。国民党获得了33%,剩下的其他党派获得33%。但是在这最后的33%中,有10%到11%(的票)给了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所以我觉得台湾的政治光谱很分散。这可能会使治理变得更加困难。这次大选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加强以各种方式进行干预的努力。在蔡总统的第一个任期里,就出现各种文攻武吓的压力。还有关于散佈谣言和假信息的担忧。北京还通过其他方式侵入台湾的政治体系。

记者:外界普遍认为香港局势在这次大选中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您觉得呢?

卜:香港问题当然扮演了角色。在香港发生的事件就像是老天对蔡英文的恩賜。围绕着这个问题她处理得非常老练。在这方面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但我要说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国民党的竞选策略不是太好。还有,民进党明白它们如果要赢,一定要获得年轻人的选票。因此在2018年地方选举后,新的立法院马上通过了婚姻 《平等法案》。所以年轻人恐怕是所有年龄段中蔡总统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记者:这次国民党的大败是否意味着国民党和平统一的理念在台湾已经失去市场,而民进党的台湾独立思想已经是绝大多数台湾人心声呢?

卜:国民党的失败再次证明"一国两制"在台湾没有市场。但我们知道这点已经超过30年了。"一国两制"从来就没有市场。台湾有些人支持统一,但他们也反对"一国两制"。仅仅因为台湾人民反对"一国两制"下的统一,并不意味着独立必然是主要的政策目标。台湾人民清楚地知道,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就会发生战争,而美国很可能不会捍卫台湾。因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务实。因此,台湾最好的选择是维持现状,或尝试去改善现状,同时如果北京愿意的话,希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美国的利益是维持(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如果维持现状指的是这些,美国觉得很好。

记者:您觉得一国两制究竟从这个制度和实施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卜:这个问题的主要答案是台湾变了。当年"一国两制"政策成立时,台湾是一个专制制度。(台湾)领导人是大陆来的,他们基本上可以自己说了算,他们实际上相信统一,但不是"一国两制"。他们说统一是根据"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但自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发生了巨变。人民获得了影响政策的权利和能力。他们在谈判桌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从那以后,台湾领导人在和北京互动的时候必须把民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如果他们有互动的话。我认为中国也需要考虑台湾人民的诉求。如果反对"一国两制"的声音和二三十年一样多,甚至比以前更大,就表示"一国两制"存在问题。

记者:在台湾方面您认为蔡英文政府在未来四年的执政当中,对两岸关系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卜:我估计蔡政府会强调(策略的)连续性,如果北京不坚持前提条件,则愿意与北京建立更好的关系。(她会)很努力地和美国搞好关系,并试图使台湾的国际活动多样化,让台湾不必只依依赖中国和美国。我关注的是,鉴于蔡总统的再次当选,大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认为这次大选很明确表明支持统一的(台湾民众)所占比率很低,一国两制支持率也非常低。现在北京是不是是时候,采取更符合台湾民众诉求的改变统一方式了?

记者:您对北京在蔡英文胜选后的表态和举措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卜:反应一直很温和。 现在,中国的领导层对新型冠状病毒全神贯注,因此也许他们尚未就选举取得最终结论。 如果他们花一些时间考虑一下,这可能是一个优势,因为这不是他们期望的结果。 北京可能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过去四年来所采取的方法,其中涉及一定程度的压力,恐吓和干预,为什么失败了。

记者:北京当局对两岸局势是否有提出创新思维的空间和魄力呢?

卜:坦白地说,没有。我认为他们已经将自己锁定在这个角落,无法脱身。也许他们觉得由於邓小平提出了这个方案,所以他们无法更改它。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在某些领域相当灵活,适应性很强。但在这个问题上却并非如此。更有甚者,不像之前他们一直耐心地发展两岸关系,希望台湾人民的观点会发生变化,现在他们却采取更多手段去约束台湾。我认为最终会疏远台湾人民。

记者:那么您认为北京还有哪些其他选择呢?

卜: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你考虑下双方的目标。即北京统一,台湾希望维护其主权以及管理自己事务权力。有可能让双方都实现目标是某种联邦制的模式。在联邦制中,它的一部分是主权实体,这就是台湾常说的主权实体,但是你有一个政治联盟,这不同北京政府自建国以来就有的那种一元制政府。我怀疑北京不愿意走(联邦制)。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会比香港或澳门的安排更好,而且肯定会比中共现在其他制度的安排好。达赖喇嘛会不会喜欢联邦制度?恐怕是;新疆维吾尔族人会不会喜欢联邦制?我相信他们会的。也许上海人也会喜欢更多自主的权力。但我不觉得北京希望给自己找这种麻烦。

记者:有观察人士认为,从香港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大胜到蔡英文总统的再度连任,中国内部将会只剩下鹰派,未来两岸关系恐怕会更加的险恶。您对大陆鹰派人士有一个了解吗?您认为鹰派主导中国两岸事务政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卜: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我认为它有些道理。但我认为中国政府的体制不够透明,因此,很难收集到可以证明这一假设的证据。此外,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系已经变得越来越集中。因此,解放军中的鹰派人数是否比十年二十年前多并不重要,重要的习近平怎么想,他和他周围的人制定政策。他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但这是一个集权体系。

记者:有专家认为,两个关系在未来四年将陷入僵局。中国有一句俗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您觉得当前两岸关系僵局那一方应该是那个解铃的系铃人呢?

卜:我认为是中国大陆方面。蔡总统在首次当选前,就职后直至今天,在就职演说中一直以各种方式向北京保证,她的目标与中国的目标没有根本冲突,不想挑战其基本利益。在决定是否与民进党政府保持正常关系前,北京给她设定了一些预定条件。我认为北京知道由于台湾的政治因素,蔡英文是无法接受的这些先决条件。此外,北京采取各种行动表现自己的不满,似乎是在惩罚选出蔡英文的台湾选民。诸如胁迫、施压、干扰。这象是没有暴力的入侵。如果你再回头看陈水扁(执政)时代。陈水扁对中国更具挑衅性,但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远少于其在第一任期对蔡英文采取的措施。她受到的待遇比阿扁还要差。

主持人:我们知道“一中原则”是美国长期以来遵守的原则。但是,在鹰派“反中政策”主导的今天,美国是否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重新评估“一中原则”和对台政策呢?下期节目,卜睿哲先生将继续和我们分享他的观点。我是主持人唐琪薇,非常感谢您的收看,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