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宠潮(下)“人蛇集团”出没中国边境|绿色情报员

4月11日是“国际宠物日”,中国边境嗅得到异宠热潮。今年初,4位女性旅客神色怪异入境深圳的福田口岸,海关识破拦检,胸部竟然藏匿活球蟒,这家伙性情温驯,大受异宠圈追捧,然而牠也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物种。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饲养爬行类的宠物主人数不断上升,龟、蛇、守宫是主要饲养的类型。今年在蛇年炒作下,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充斥撸蛇、宠物蛇盲盒、蛇宠新手入门等话题,中小学生也加入宠主行列,还有小学生发帖“如何说服爸妈买蛇”,电商平台的炒蛇乱象同样层出不穷。

活蛇塞进裤兜、胸部

近年来,中国走私蛇案件激增,而且不少是以“人蛇集团”方式闯关,把活体蛇放进棉袜、分装袋,然后绑藏在身上矇混闯关,从胸衣、裤兜到口袋都成了活蛇的“窝点”。

去年7月,有男子从香港进入深圳,裤子口袋塞满104条幼蛇。根据香港渔护署统计,2023年缉获的走私蛇数量相较2021年上升17倍,宠物蛇商机可见一斑。

撸蛇
今年年轻人跟风撸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充斥各种蛇宠贴文和影片。 今年年轻人跟风撸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充斥各种蛇宠贴文和影片。 (网络照片)

从近期福田口岸关口缉获的蛇种来看,包括球蟒、王蛇、牛奶蛇、玉米蛇、猪鼻蛇、德州鼠蛇、牛蛇等,走私蛇清单反映出市场喜好。这些走私的外来蛇也被用来引种繁育,中国这两年就捣破多个非法蛇宠繁殖基地。

蛇宠背后的生态危机

台湾蛇类专家、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退休教授杜铭章指出,以玉米蛇、猪鼻蛇来说,牠们并非大型蛇种,而且以老鼠为主要食物,一旦出现逃逸状况,问题还不算大。不过,王蛇就令人担忧,因为牠的食性很广,除了老鼠以外,还会捕食青蛙、蜥蜴、其他蛇类等,所以王蛇外溢且适应环境后,对生态的破坏相对来得明显。

王蛇
王蛇备受蛇宠玩家青睐,一但逃逸或弃养,后续可能衍生生态风险,图为加州王蛇 王蛇备受蛇宠玩家青睐,一但逃逸或弃养,后续可能衍生生态风险,图为加州王蛇。 (杜铭章提供)

外来种入侵是棘手问题,杜铭章以过去走红美国蛇宠圈的缅甸蟒为例,上世纪70年代缅甸蟒以宠物引入佛罗里达州,许多饲主后来弃养、野放到大沼泽国家公园,缅甸蟒繁衍成为强势的外来种,大量捕食原生物种,导致当地生态系饱受威胁。

长期关注异宠议题的台湾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执行长姜怡如表示,现在网络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动物,因为业者很容易在各个平台行销,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互动也更加容易。然而,网络上贩售的动物很难确认是否来自合法管道,例如动物是否从野外捕捉、非法走私,或是出自非法繁殖场,相关单位取缔不易,加上许多社群媒体公司不会提供使用者资讯给执法机关,警方往往难以进行调查。

“早期美国开始疯宠物蛇的时候,很多人会到野外抓捕,当地有一种鞭蛇曾经很受欢迎,所以被大量捕捉,族群数量急遽下降。”杜铭章提起前车之鉴,后来在保育措施介入后,鞭蛇才得以逃过劫数。

蛇类专家 杜铭章博士 友蛇咖啡
蛇类专家杜铭章博士(左)由学界走入民间,打造“友蛇咖啡”,推动蛇类保育。 蛇类专家杜铭章博士(左)由学界走入民间,打造“友蛇咖啡”,推动蛇类保育。 (杜铭章提供)

姜怡如指出,各种国际研究和调查已经提供充分证据,宠物市场需求会造成野外捕捉和走私问题。2020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无声的痛苦-全球球蟒贸易的动物福利影响》调查报告,爬行动物约占全球异宠贸易额的20%,全球99%的球蟒出口来自西非的多哥、贝宁和迦纳这3个国家,在过去45年间,西非总计出口超过300万条球蟒,而且当地球蟒养殖场同样仰赖野外捕获个体来繁殖。

中南半岛是蛇类盗捕和走私贸易的重灾区,2024年底中越边境缉获2.7公吨的活体蛇走私案,2023年3月广西也缉获700多条活体蛇。在中国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走私活动猖獗,对野外族群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以去年中越边境查获的2.7公吨的活体蛇来说,除了滑鼠蛇、灰鼠蛇等种类之外,还有眼镜蛇、金环蛇等有毒蛇类。杜铭章说,滑鼠蛇、灰鼠蛇属于中大型蛇类,推测可能是供应蛇肉市场,虽然中国也大量养殖蛇作为肉用或药酒,不过市场实在太大了,走私产业链因应而生。

毒蛇当玩物死神上门

在追求新奇、刺激心态下,有些蛇宠玩家喜欢收集不同品种的蛇类,非洲黑曼巴蛇、印度海岛竹叶青蛇等巨毒蛇类也被追捧为高端货。宠物蛇伤人事件不时传出,中国陕西有民众在线上平台购买银环蛇,被咬伤后送医不治;去年还有香港少年在网上从内地购买眼镜蛇科的素贞环蛇,被咬后由于本地没有相应抗毒血清,经历5次全身换血才捡回一命。

宠物 毒蛇
一般作为宠物饲养的蛇一定是无毒蛇,把毒蛇当玩物危机四伏。 一般作为宠物饲养的蛇一定是无毒蛇,把毒蛇当玩物危机四伏。 (法新社)

杜铭章提醒,毒蛇本来就不应该被当成宠物蛇来养,而且毒蛇向来也都不是宠物蛇,过去台湾也曾有人从国外购买眼镜蛇,遭咬伤后又没有血清,最后不幸死亡。自己丢命是个人选择,如果毒蛇逃逸出去、咬伤他人,问题就更大了。

这股异宠热潮背后投射出监管盲区,不只是境外蛇销售和黑市存在监管空白,违法寄递活体蛇也是公开的秘密。杜铭章说,蛇属于冷血动物,本身耐饥饿、耐渴,而且需要的氧气量也不高,所以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只要空间真的不是太小或者温度太高,牠仍然可以存活,因此很容易以包裹方式寄送。

随着蛇宠市场蓬勃发展,公共卫生也暗藏隐患。杜铭章表示,大部分宠物蛇是吃老鼠,要不就是喂食冷冻鼠,要不就是活老鼠,通常有规模的老鼠繁殖场在圈养环境的卫生管控较好,不过,如果是卫生不佳的小型老鼠繁殖场,或是有人养了一定数量的宠物蛇,开始自行繁殖老鼠,一旦接触到带有汉他病毒的野鼠,问题就会比较大,可能成为汉他病毒的扩散源,这是一个潜在隐忧。

盲目跟风撸蛇变鲁蛇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揭示,宠主饲养异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给异宠看病的医院较少、买不到健康的异宠、给异宠看病贵等,其次是遇到喂养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以及不了解异宠的行为。

姜怡如认为,饲主买到的异宠往往不健康,归咎原因可能涉及动物被捕捉的过程,或者被饲养在不适当的环境,或是运输过程,这些环节都会造成动物紧迫,如果又没做好疫病防控,动物很容易生病和互相传染。此外,很多动物不适应圈养环境,当牠们的自然习性无法被满足时,生理和心理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异常的刻板行为,最后也可能连带衍生弃养问题。

年轻人跟风饲养蛇宠,蛇年迄今短短几个月,小红书已经出现退坑交易帖,撸蛇不成,最终成了为动物和环境挖坑的“鲁蛇”。

蛇年 蛇宠 小红书
蛇年炒作下,蛇宠热来得急、退得快,小红书陆续出现蛇宠退坑 蛇年炒作下,蛇宠热来得急、退得快,小红书陆续出现蛇宠退坑。 (法新社)

“虽然玉米蛇和球蟒大部分非常温驯、稳定,还是有一些个体天生攻击性比较强、比较神经质,如果买到一只凶的,你就会觉得很无趣,每次摸牠就要咬你,这种个体就很容易被弃养。”杜铭章聊起一般民众对蛇认识有限,他从学界退休后,移居东台湾,开垦生态农场,同时打造“友蛇咖啡”,透过知识解说和互动体验,推广蛇类保育和环境永续。

为避免民众一头热而造成弃养潮,这位蛇类专家灵机一动推出“租蛇”服务,“这种方式可以让饲主体验一段时间,确认还想养就可以免费带走。”杜铭章说,“目前有小朋友的热度在一个半月后就消退了,他就不养了。当然也有人养了6个月,最后把蛇带走。”

一样是蛇宠,下场可能截然不同。人类掌控了其他物种的命运,在“冷门动物”翻热为异宠之际,人类更应深刻反思,野生动物并非宠物。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