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节目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在微信上遭到封禁的文章《血案背后,20起报复社会事件的惊人相似性》。
据海外监测中国网络审查情况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的信息,《血案背后,20起报复社会事件的惊人相似性》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马子琪、赵云亭。这篇文章作者分析指出,中国报复社会案件犯罪实施者的报复心理来自多种社会排斥。
具体什么是这篇文章所说的社会排斥?这篇文章内容的敏感度在什么地方?这次节目里,请听我们和海外中文媒体资深评论员蓝述先生一起进行分析。
《血案背后,20起报复社会事件的惊人相似性》这篇文章提到,个体报复社会事件是指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主体因多次情感与利益受损产生怨恨心理,为寻求情感与事实正义,而对社会公众无差别地实施暴力侵害行为。这篇文章认为,造成报复社会者的报复心理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社会排斥,包括市场排斥、参与排斥、公共服务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这篇文章在分析参与排斥时举例说,按时支付工资本是受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在实际执行层面,并非所有个体的合法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蓝述先生在分析这篇文章的敏感之处时表示,这篇文章触及到中国频发的恶性伤人事件背后的制度性问题,显示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去年年底,中国多地发生多起报复社会伤害性案件,许多讨论这些案件根源的文章在中国网络和社媒上遭到封禁。据海外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提供的信息,微信平台就《血案背后,20起报复社会事件的惊人相似性》这篇文章被封禁给出的理由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中国数字时代网站的404文库还收录了题为《我们需要知道更多,也有权知道更多》等多篇文章。《我们需要知道更多,也有权知道更多》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媒体人褚朝新。他在珠海撞人事件发生后,敦促有关部门查明真相、及时发布信息,并让媒体深入采访、真实报道。
蓝述先生认为,这篇文章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知情权的问题,而中国政府要用各种方式掩盖真相,欺骗公众。
中国数字时代的信息还显示,题为《当暴力受害者从老外变成中国人:我们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的文章在微信平台上也被以违规的名义封禁。这篇文章的作者维舟注意到,2024年,当吉林、苏州和深圳发生针对外国人的暴力事件时,有人将凶手称作“英雄”。而珠海机动车撞人事件发生后,也有人在第一时间问,是否境外势力造成。这篇文章指出,实际上,制造这些无差别暴力攻击的,都是中国旨在报复社会的失败者。这篇文章提到,无论他们选择的攻击对象是平民、孩子还是外国人,其内在动因和报复手段没有本质的区别。文章呼吁人们思考这些案例背后的问题,消除这类悲剧发生的土壤。
今天的节目里,感谢海外中文媒体资深评论员蓝述和我们一起介绍在中国社媒上遭到封禁的文章。
有关这次节目的详细内容,请大家点击本页《网络博弈》节目的音频连接。欢迎大家收藏音频文件,并在网上转推这个节目的音频链接。
自由亚洲电台《网络博弈》专题节目是15分钟,关注中国网络状况,重点介绍被中国封禁的网络内容。
如果您想在线收听自由亚洲电台的节目,或者需要翻墙工具,欢迎登录自由亚洲电台网站。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网站:
https://www.rfa.org/mandarin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油管帐号:
https://www.youtube.com/@user-gf6un9rp8p
自由亚洲电台脸书帐号:
https://www.facebook.com/RFAChinese
自由亚洲电台X帐号:
https://twitter.com/RFA_Chinese
声明:自由亚洲电台播出的被采访人的观点不一定代表自由亚洲电台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