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习近平任内出事,最没有可能上位的就是丁薛祥 | 夜话中南海

日前,中共当局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官民座谈会,与会的“民”里最为外界所关注的当然是“意味着习大大已经对他‘大人不见小人怪’”的马云“马爸爸”,与会的官群里引发的话题则是“最近负面传闻缠身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丁薛祥露面”。

此前,围绕丁薛祥的所谓“负面传闻”有二。一是被指为去年底猝然“离世”的时任海关总署署长、当届中央委员俞建华的“靠山”。相关报道文章中说俞建华在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并没有飞黄腾达,他仕途真正起飞是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央委员这些人都是习身边的人推荐上来的,然后习再一个一个把关确定人选。而俞建华能上位,与同是江苏人的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有关系,海关总署的项目每年输送巨大利益到与丁有关的人员手上。

笔者对此说法当然很感兴趣,但在网上查来查去,证明俞建华和丁薛祥关系“不一般”的依据似乎只有籍贯相同,而且也只是同省,不像人家彭丽媛和马兴瑞,一说起祖籍都是山东郓城。

说起来,相比于其他中共省部级官僚,这个俞建华的从政履历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商务部系统工作,胡锦涛当政时已经是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习近平登基的几个月后被明确为副部长级。被明确为副部长级的10年之后,他被从商务部党组副书记位置上调升海关总署署长。而这个海关总署当年在独立成为正部级机构之前,一直都是外经贸部(如今的商务部的一部分)的下属单位。

也正因为如此,中共历届国务院领导人分工时,分管商务部的那个副总理肯定同时分管海关总署。本届李强内阁里分管这两个机构的是何立峰。而提拔俞建华由商务部副职上升为海关总署正职的时候,这两个部门的上级主管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所以说,当时身为中央办公厅主任的丁薛祥向习近平推荐提升一个商务部的副部长去接替奉调河北省委书记的倪岳峰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是不是有点“捞过界”了?

俞建华被宣布“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的时间是去年12月10日,10天后即有媒体援引”爆料”者的说法:丁薛祥于2024年12月20日起,暂停一切工作,由何立峰接替丁的国务院日常工作……。在国务院文件处理单上的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部委上报文审阅地方已无请丁总理审阅。国家发改委给何立峰,教育、科技给刘国中。

只可惜“暂停一切工作“的时间仅仅持续了10天,爆此“料”者就被打脸了。从去年12月底开始,丁薛祥接连参加了一系列的公开活动,继而又于今年1月19日至24日到瑞士达沃斯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并访问瑞士、荷兰。

接下来,从1月27日和习近平等众常委一起在春节团拜会上露了露脸后,直到日前陪同习大大召见马爸爸,中间有长达20天的时间在中共官媒上找不到丁薛祥的公开活动内容,再因为他在这期间“异常缺席”了亚冬会开幕式和巴黎科技峰会,因此而被认为是“深陷中共高层内斗漩涡,处境不妙”。“故事”的大意是丁薛祥“原计划与王小洪联手搞掉蔡奇”招致反击,“想当(习的)接班人反惹麻烦”。

近日读到曾经在中共体制内担任过前中纪委书记尉健行秘书的王友群先生的文章《丁薛祥想当习的接班人惹麻烦?》。文中就“丁薛祥有没有可能成为习的接班人”问题总结了丁薛祥的三个优势和四个不利条件。

三个优势是指:第一,年龄优势,7常委中唯一的一个60后;第二,他从上海到北京一直在为习服务,对习的脾气、秉性、想法摸得很透;第三,他在习任上海市委书记前,一直得到江派人马的提拔重用。现任江派高层有赵乐际、王沪宁、韩正。在习突然生病、病重或出现其它状况不能视事的情况下,赵、王、韩三人会支持丁薛祥当习的接班人。

四个不利条件是:第一他没有当过地方的党政一把手,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第二除了中央办公厅外,他没有当过中共中央、国务院部委的党政一把手,没有主政一个部委的经验;第三因为上述资历上的两大缺陷,他镇不住掌握“枪杆子”(军权)和“刀把子”(政法大权)的官员;第四习亲信中的“浙江帮”高官李强、“福建帮”高官蔡奇,丁薛祥都搞不定。

笔者部分同意友群先生的如上分析,但为什么把赵乐际和王沪宁、韩正同样列为“江派人马”?值得商榷。

上网查了查,还真找到了友群先生如此说法的依据,《赵乐际究竟是谁的人?》。这篇发表于2019年10月的文章的第一段内容是:赵乐际不是习近平的人。一九九九年下半年,他被提拔为江泽民期间最年轻的省长;江退下来第二年,在江、曾依然把持权力下,在江曾的提拔之下,又成了胡锦涛时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因此有人故意说他是胡锦涛的人、习近平的人,但其实他是江、曾的嫡系。

照此逻辑,王歧山也是在江泽民担任总书记期间被从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位置上提拔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继而又在江泽民向胡锦涛交班的中共十六大召开前夜被内定为海南省委书记。如此说来,王歧山是否也应该被划归“江派“或者所谓“江、曾的嫡系”?

笔者在2020年12月发表于本专栏的文章《习近平对赵乐际既有乡党情节,更有父辈情谊》中引述了2016年10月的《中国人权双周刊》上刊登的杨光的文章《习近平的山头主义用人路线》中的一段,大意是所谓“习家军”的组成阵容之一就是与习近平有乡土之谊的陕西籍官员,或者有在陕西长期工作经验的官员,人称“陕军”。

该文章中认为中国官场历来有省籍意识,陕西人尤爱抱团,习近平对富平老家、延川知青插队点念念不忘,与陕西老家走出来的官员或有某种天然的信赖感与亲近感。栗战书、赵乐际是“陕军”头领……。

而笔者则认为自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上成为总书记接班人之后的习近平对赵乐际的格外器重的幕后原因,在这所谓的“省籍意识”和“乡党情节”上绝对是又加重了一层,那就是所谓的“父辈情谊”。 对此议题有兴趣的读者和听众,敬请在阅读《习近平对赵乐际既有乡党情节,更有父辈情谊》全文内容之后,也浏览一下笔者在本专栏的另外一篇关联文章《习近平与赵乐际之间的私人情谊》,看看笔者在介绍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否有说服力。

而且,退一步分析,无论赵乐际应该被划归“江派”还是“习派”之内的某“帮”,友群先生所假设的”习突然生病、病重或出现其它状况不能视事的情况”一旦成为事实的话,不但是赵乐际,就是王沪宁,也没有可能推举在习近平之外的6常委里存在感最低的丁薛祥上位。

至于韩正,因为连当届中央委员都不是,平时没有必要是不会被安排列席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所以习近平任内出事的“如果“一旦发生,不太好想象届时的王沪宁,或者说再加一个赵乐际会在紧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提议让韩正列席会议并就支持丁薛祥上位表态。

众所周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虽然都是正国级,但除了总书记兼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之外,他之下的6常委,也还是有地位高低和权势大小之分的。

从地位高低的角度,分别兼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全国政协主席的3个人当然是地位仅次于总书记。

而从权势大小角度区分的话,扮演“副总书记”角色的那一个,也就是如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里的蔡奇,虽然表面上只是在7 常委里排名第5,但因为他是中央书记处的一把手,政治势能绝对是在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国务院总理李强和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之上,具体职务只不过是个国务院副职的丁薛祥就更不在话下了。

至于李希,虽然在7常委中排名于丁薛祥之后,但他的具体职务是中央纪委的一把手。

政治局常委里的中纪委一把手和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哪个重要?最好的例证就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对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的安排。当时的外界评论都认为王歧山肯定会在十八上进入政治局常委,并继续留在国务院辅佐新任总理李克强。但是,进常委确实是如愿以偿了,可具体职务却不再是国务院,而是中纪委。

王歧山在中纪委书记的五年任期内左手高举打虎棒,右手紧握苍蝇拍,为习近平的“打虎拍蝇”运动立功无数,而其中最大的两项功劳就是抓捕了”从政治局常委位置上退位不久的“政法王”周永康以及在任的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正才。

友群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分析说:如果丁薛祥与海关总署的重大腐败案有关联,这个把柄被李强、蔡奇等抓到手上,丁薛祥当接班人的可能性更小。

而在这个“如果”之前提成立的情况下,“把柄”落到李强、蔡奇的手上,势必是经过了李希。所以说,即使是在常委名单的表面上排名于丁薛祥之后的李希,在常委会层面里存在感无疑也是高于他丁薛祥的。

综上所述,7个政治局常委,6个是一把手,即党的一把手,国务院的一把手,全国人大的一把手,全国政协的一把手,中央书记处的一把手和中纪委的一把手,只有丁薛祥是另外一个常委手下的二把手,而且还只是行政机构的二把手。这就是笔者为什么说丁薛祥其实是政治局7常委里存在感最低的一个。

回顾以往,从中共十四大至今,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里的那个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除了十四届的朱镕基和十七届的李克强,其他都是在当届常委会里存在感最低的。毕竟只是一个行政二把手。

其实,外界评论之所以想当然把丁薛祥视为本届政治局常委会内的总书记“备胎”竞争者,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是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里唯一的60后”,即使是在全体24名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里,他也是第5年轻,比他年幼的的只有李干杰、李书磊、张国清、陈吉宁四个1964年出生者。

但是,谁都相信习近平既然已经打破了党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只能连任两届的邓小平时代“陈规”,就断无可能只连任三届就心满意足。所以,2022年为中共二十大的高层人事做通盘考虑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把培养总书记“备胎”的计划纳入其中的。而相比于提拔李强、蔡奇和李希3人从上届政治局委员升任本届常委的目的都是要在政治犒赏的同时委以实职重任,而丁薛祥的入常则是单纯的政治犒赏。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里安排一个60后的目的也非常单纯,就是拉降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的平均年龄。

我们知道,习近平和李克强当初都是从十六届中央委员直升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但如此越级提拔并非“常态”。习近平登基之后主持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换届,新任常委都是从上届政治局委员中产生的。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里的60后只有丁薛祥、陈敏尔和胡春华3人。胡春华不进反退的原因人所共知,陈敏尔5年政治局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的政绩乏善可陈,所以若要在二十届政治局常委会里安排一个60后以拉降7常委的平均年龄,就只有丁薛祥一个候选人了。

在此前提下,如果习近平安排丁薛祥在二十大上入常是基于总书记职务备胎的考量,那么当时就会把中央书记处(首席)书记的权位交给他丁薛祥而不是蔡奇。对此,只要丁薛祥本人的脑袋尚未被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办公室的门给夹坏了,应该是有清醒认识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