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丛林世界?—— 从关税和巴拿马运河之争看美中较量 | 中国透视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胡平,《北京之春》杂志荣誉主编

帝国时代复辟?

国际的乱局正在扩展和深化。虽然目前的世界,仍然大体依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秩序,或称美国治世(Pax Americana)的世界秩序。但是,这一秩序已经开始破损而千疮百孔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受到了一些国家的挑战, 国际社会处于一片迷茫之中。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已经对乌克兰进行了三年的侵略战争。不仅吞并了乌克兰的部分领土,还试图消灭独立的乌克兰。俄罗斯领导人公开谈论对包括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在内的其他邻国的野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不仅支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还在为武统台湾的战争做准备,同时以对南中国海的主权主张威胁菲律宾和其他国家。

同时,美国与其盟国和友邦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关税问题,还有与丹麦管辖的格陵兰岛的问题以及与巴拿马及其巴拿马运河(让渡其辖权予以中国)等问题引发争端,导致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

北京趁机在美国及其盟友之间打进楔子。中共大外宣《中国日报》其实在12月18日社论中就极力挑唆欧盟与美国的关系说,“如今欧盟也该意识到,美国其实并没有把欧盟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甚至欧盟的关税威胁出现后,许多观察家指出,北京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试图重新塑造有利于己的世界格局。中国一直指控美国利用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遏制其兴起,现在试图在美国和其盟友间挑拨离间,像是欧盟、日本和澳洲。

中国一位官方经济学家、北京“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创办人王耀辉(Henry Huiyao Wang)向《纽约时报》表示,“中国当然永远不可能放弃台湾或南海,但随著川普目前的作为,中国一定更坚定捍卫自己在那里的利益,这是一定的”。

较小的国家也在效仿大国的行动。土耳其和以色列在阿萨德政权崩溃后,扩大了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阿塞拜疆威胁要消灭亚美尼亚,声称亚美尼亚建立在“历史上的阿塞拜疆土地”上。

当然,也不尽是负面现象,依旧有些正面进展。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达成停火协议,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逐渐被释放。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崩溃后,接管政权的主流政治力量表现出向国际主流秩序靠拢的迹象。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José Raúl Mulino)2月2日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会谈后宣布,巴拿马不会续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会研究提早退出的可能性,从而成为首个退出该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

最新好消息是,特朗普总统同意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一个月,墨西哥总统同意派1万名军人驻守在美墨边境,以加強邊境安全,尤其是針對芬太尼的管控。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承诺将任命一名加拿大的“芬太尼沙皇”(Fentanyl Czar),加强边境执法工作。

尽管如此,但相当多的国际观察家仍然认为,从总体形势看,二战后持续了80年的世界秩序正在破损、崩解, 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时代正在大摇大摆地归来。

在他们的视野里,世界正在回归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之后在欧洲维也纳和会导致的“协和国会议”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帝国彼此承认全球范围内的势力范围,包括在这些范围内压迫和支配弱小国家和人民的权利。

基辛格曾赞扬这一体系,认为在近一个世纪内阻止了全球战争。1823年的“门罗主义”是这一理念的美国版,宣告了美国对美洲的霸权,同时拒绝卷入欧洲战争。

但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了维也纳会议奠定的这种大国支配的帝国体系。

经过一战、二战和冷战,世界秩序与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帝国体系已经很不相同。而美国,正是在这三次重大的二元对立式的世界性冲突中,崛起成为全球主导性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秩序的警察的。所以,这一秩序也被称为美国治世(Pax Americana)的世界秩序。

二战后 1945年在旧金山诞生的《联合国宪章》,不同于19世纪初的维也纳会议下弱肉强食的世界体系。《联合国宪章》宣告所有国家享有平等权利,并承诺不再“以威胁或使用武力的方式,侵害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而《联合国宪章》以及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正是二战后全球秩序的核心基石,也是冷战后全球秩序的核心基石。这一秩序,就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现在,这一基石已经被侵蚀被动摇。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一概念,虽然经美国政府的多次强调和经营,但是对邪恶轴心国家而言,这一诉求就是对牛弹琴。大国之间在联合国的合作自从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就彻底消停。如今,安理会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陷入僵局,因而联合国的功能日益衰竭。虽然改革联合国的呼声屡屡出现,但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享有否决权的中俄的存在,使联合国日益变成国际社会的一个摆设一个清谈馆,无济于事。

美國如何成为第一,如何再次伟大(MAGA)?

1、 正确結盟的重要性:从一战、二战与冷战的美國胜利談起

前已谈到,美国,正是经过一战、二战和冷战才崛起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超级大国的。孤立主义、门罗主义不可能使美国获得如此“山巅之城”的地位,孤立主义、门罗主义也不可能使美元获得全球性货币的超然地位。美国在一战、二战和冷战中的国内体制和国际结盟是其获得伟大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

近代世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昭示,正确结盟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的。英美在一战、二战和冷战中正确地联合各个盟国堪称典范,也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强权的经典途径。在这几次结盟中,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是结盟的基础,当然不排除暂时性的策略性结盟(如二战中与苏联的结盟)。没有这三次伟大的战略性结盟,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美国要赢得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这种空前的世界地位和国家利益,也是不可能的。而孤立主义绝不能使美国赢得这种巅峰的世界地位和国家利益。

在一战之前近百年的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帝国体系中,可以说是“春秋无义战”。但是自从一战起,特别是二战与冷战,战争和世界性的对抗就有了正邪之分,有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区别。对峙双方,一边是邪恶轴心,一边是正义联盟。这已经成为历史定论。

虽然,把国内纳税人利益和对盟邦的国际援助进行平衡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有时孤立主义和退群措施(如退出TPP)并不总是有利于纳税人利益的,也并不有利于MAGA使美国再次伟大的国家目标的。人们注意到,倘美国一退群,中共即见缝插针,填补空位。很长时间以来,中共在国际社会中的渗透和扩张很快。后来美国政府基本上把这个趋势扭转过来,通过强化盟国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各个领域中对北京采取遏阻中共扩张的战略,使力量对比逆转,使轴心国被围堵甚至孤立。这从根本上是有利于美国MAGA的。

美國如果一直实施门罗政策,一直实施孤立主义,会有今天这样的世界地位吗?美元会像今天这样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货币吗?

答案应当是清清楚楚的。

2、 一战中,美国何以放弃孤立主义?

美国开国之初,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诸种历史原因,一心一意致力于国内发展,奉行了孤立主义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美国一不搞政治经济结盟,二不干涉别国内政,跟今天的形象完全不同。而它正式介入世界事务,尤其是欧洲事务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17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次大战的头几年,美国也是秉持着孤立主义的原则不参战的,促使美国参战的因素,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已经伤害到美国国家安全(战争刚开打,德国海军因为其无限制潜艇战而击沉了卢西塔尼亚号客轮,导致115名美国公民丧生)以及美国国际经贸利益,此外还有一桩偶然事件,就是所谓的“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德国外交秘书齐默尔曼发给墨西哥的一份挑唆墨西哥与美国作战的电报,旨在减少或阻止美国及其关键出口产品,使之远离协约国特别是远离英国。结果电报被美国解密,从而激怒了美国。当时战争技术飞快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各种始料不及的方式影响到美国,美国已经难于偏安一隅,再去维持孤立已经毫无意义,唯有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因此,美国威尔逊总统最终做出了对德国宣战的决定。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美国放弃孤立主义,经过一战、二战(经珍珠港事件)和冷战,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超强大国。

3、 关税之战, 不分敌友,同等开打?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上台伊始,不少观察家担忧其步入历史上美国孤立主义老路。特别是前天在新政府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收关税之后,大家担忧他的关税之战不分敌友,同等开打。

然而,仅仅一天过去,情势就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月3日同意暂停30天实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的警告,这两个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同时已采取措施缓解他对边境安全和毒品贩运的关切。

但是,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10%关税仍将生效。

特朗普政府这一瞬息万变的“关税战”,最后却只落实到了习近平政权身上,北京不得不强咽下这枚苦果。

虽然最后的结果仍有待观察,但是联系到关税战的戏剧性变化,联系到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与巴拿马政府会谈后宣布,巴拿马不会续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因此,把美国新政府的外交及经贸政策看成美国孤立主义卷土重来的象征显然是不准确的,把新政府的关税之战认定为“不分敌友,同等开打”恐怕也是不能成立的。

查其言,观其行,基本上,这些只是美国新政府争取美国国家利益的策略与手段与过去有所不同而已。

在外交策略上,特朗普政府似乎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们从中看到了颇带中国孙子兵法的路数:虚实相间,软硬兼施,恩威并举,以不确定性追求确定的目标。

从其策略实施的后果看,譬如墨西哥总统承诺在美墨边境派10,000警力防堵非法移民入美境,也不能说是无效的。

此外,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José Raúl Mulino)星期日(2月2日)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会谈后宣布,巴拿马不会续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巴拿马的招牌中有64%是用中文书写的,巴拿马政府已经加以清除。看来,北京多年来在美国后院巴拿马的苦心经营,目前已经一朝溃败了。

4、今日的孤立主义?

虽然美国在其历史早期,有过孤立主义传统,有过门罗主义时期,但是,自打威尔逊总统之后,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之一),像美国这样深深地介入全球事务了。美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甚至写入了各种国际条约之中以及各种双边和多边的协定当中,成为条约义务和法定责任了。贸然违背这些条约义务,世界秩序将遭到破坏,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所以,我们想再强调一遍,在国际义务已经太过沉重甚至到荒谬地步的极端情况下(现在远未达此极端),把美国国内纳税人利益和对盟邦的国际援助进行平衡是必要的。但是,返回历史上的美国孤立主义是不必要的,也是做不到的;美国孤立主义正是习近平中共举双手欢迎的,而帝国时代是不可能重返的;阵营之间是有正邪之分的,今天已经不是纯粹的丛林时代;目前的乱象只是历史的插曲;维护和强化民主国家以及正常国家的结盟关系,将使美国再次伟大。

(本节目观点不代表自由亚洲电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