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丽曾任克林顿时期的国务卿助理,1971年就到访中国。最近她编辑出版了 《媒体之变 中国之变》(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
谢淑丽在美中关系委员会的活动中主要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
她说,中共为了延续权力,严密监控民众,加强对媒体的控制。
但是如果某个事件大家都知道了,当局也就不能再忽视。深谙此道的一个中共官员,被审查之后,就把贪污受贿的经过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使其他涉案官员都无法逃脱。
另外,政府对互联网上的民意不得不有所回应。中国的法院夹在党和民意中间。药家鑫案之后,网上一片“杀声”,最后药被判死刑。
谢淑丽认为,在中共中央令行不能禁止的情况下,北京也会利用媒体和互联网给地方政府压力来执行政令。
在中共的体系中,从上到下的监控已经不灵,而且腐败泛滥。于是中央放手让媒体报道一些环保和医药健康等民众关心的议题,指出当地政府的问题,以解脱中央的责任。
当地官员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因此往往对当地媒体的审查更甚。所以,厦门人反对建化工厂,当地的媒体没有报道,反而是外地的媒体报了,媒体界也渐渐学会合作来突破这种审查和封锁。
象一些调查性的深入报道,美国的记者对政府的调查往往比对大公司的调查做的好。
而中国的记者恰恰相反,对公司的调查做的好,对政府不行。因为中国媒体去调查一个公司要看政府对其的态度。政府对这个公司要有所动作了,或者已经开始动作了,才会去调查。
谢淑丽说,来自商业媒体的竞争在迫使媒体更透明,使政府不得不释放出更多信息。尤其网络媒体报道之后,官方媒体不报道也不行,否则会更加失去公信力。而且在危机发生时,人们都渴望获得资讯。例如在2003年SARS期间,开始官方媒体一律沉默,在海外民间媒体报道出来之后也就不得不报。
谢淑丽分析,在中共高官中,有一部分乐见媒体监督权力。这些官员需要让经济表现良好,需要赢得公众支持。而另外一些部门,如宣传部、国安、军队等则属于“严控联盟”,要控制媒体。
谢淑丽说,互联网的发展本来可以帮助中国政府增加诚信。但是控制互联网破坏了公众的印象,也对政府不利。
在互联网上出现热点讨论时,往往会有一批“五毛党”跟贴,维护政府。这样一来,中共反而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对它忠心耿耿,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批评的声音上。
谢淑丽说,这种明目张胆的控制,体现出中共有多么惧怕人民。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有权力知道,要求知情权。
现场一位公司分析师杰克•柯蒂斯表示,人们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在惊叹。但是还看不到政治上的松动。
杰克•柯蒂斯:“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权力越来越控制不住,也没有理由控制。而且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新一代会要求政治更透明。看看原有的一切会如何解体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他预计,中宣部会越来越不受欢迎,最终会解散。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