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社会主义思想在19世纪欧洲的兴起

(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我们前面所讲的制度性变迁主要是属于政治权利方面,其目标是要把主权,即国家的基本权力逐步使得广大民众都能参与和控制,并通过法治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自由。因此从英国开始,欧洲国家逐步发展出了一种代议制的民主宪政。

在上述基本趋势下,自19世纪下半叶起,在一些更为激进的知识分子中,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潮。它许诺了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在当时前卫的知识分子中流行的说法是,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建国和法国1789年大革命发其端,人类社会基本上找到了一条「政治民主」的生存方式,而现在的任务则是进一步向「经济民主」的生存方式迈进。

的确,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敏锐的思想者注意到,政治民主并不足以保障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完全平等。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法国,经济问题似乎都越来越引人瞩目:城市人口的集中,企业制度的兴起,就业问题的出现,低廉的工资,繁重单调的工厂劳动,贫富两极的分化,阶级的分殊,失业现象的严重......,总之,经济不平等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思索,这就是当时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背景。

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想法是要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阶级差异。这就意味着国家为了公众的福利,为了收入的均等而进行经济的再分配,这也就意味着用政府的权力强制性地控制和改造社会。

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比在英国的影响大,在英国,即使是激进思想家,也倾向于采取渐进的改革路线。这与英国传统有关。社会主义思潮有很多派别,例如圣.西门和欧文和拉萨尔,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大家都知道的德国籍的犹太人马克思。他的共产主义也是社会主义思潮中最激进的派别。他与恩格斯于1848年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突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滥觞。虽然他认为自己是对民主自由的进一步推进,但他在根本上是挑战代议制民主的基石--自由主义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反自由主义的思想却只有在自由主义的英国,才有条件充分研究并发表出来影响世界,这是对他的一个讽刺。

这种社会主义在实践上最重要的是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及苏联的出现,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起和红色中国的出现则是其顶峰。但是,这种「政治民主」 和「经济民主」的二分法,在经历了历史性的考验后,显出了它的观察方式的肤浅和错误。事实表明,以「经济民主」相标榜的社会主义思潮及其运动,不仅没有带给人类以经济民主,反而连这些社会原来享有的一些政治民主也被剥夺殆尽了,从而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度极权和普遍贫穷。

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于对人类现存的道德规范的批判、特别是对私有财产权的批判有关。如卢梭所呼唤的「返回自然」,返还到原始的所谓「公共财产」状态,如普鲁东对私有财产的攻击等,是这一思潮的核心论述。

因此,从19世纪中叶起,私产制度成了一个贬义词,私有财产成了罪恶的渊薮,对它的口诛笔伐成了一种时髦,对私产制度的批判一百多年来席卷了以该制度为根基的文明社会。批判私有产权的著作充满激情,很容易地获得了大众的支持,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效果。

在这种诉诸情绪的流行思潮的影响下,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在知识界,批判私有产权居然成了这一段历史时期「进步」思想的天经地义和核心。

这种在理论上对於财产权合法性的摧毁,以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为标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影响如此之剧烈,以至曾一度扭转了人类文明的方向,对民主宪政造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胁。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陈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