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立场。) 江泽民的公子江绵恒(江民康)突然之间成为中外媒体的热门人物。说突然其实也不突然,在一党专政和领袖专政体制下,“英明领袖”的公子和千金成为新闻人物只是迟早的事。 “引爆”这则热门新闻的是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它在十一月三日的一篇文章中介绍并吹捧江民康。介绍他的身分是上海联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总裁和董事长,成功的扩展他的事业王国。他在为中国大陆建造一套完整先进的电讯系统。据称他的计画一旦成功,将可让更多的大陆人拨打更便宜的国际电话和更快速的上网。文章引用美国一些跨国公司老板的话,吹捧江民康作风大胆、直接、开放,而且行事低调。 “华尔街日报”在那个时候发表这篇文章,是在美国同中共正准备重开谈判,以签订加入世贸的协议,目的是想讨好江泽民,以他的儿子为跳板,打入中国的电讯市场。这当然是双方互利的事情。江泽民交通大学毕业後在上海的一家洋行打工,充当“买办”的角色,养成见到外国老板前要拿出梳子梳梳头发的习惯。但以江泽民现在的权力地位,江民康要走的显然是一条官商勾结、金权结合的道路,而不是普通为洋人服务的买办。这也是“红色买办”同以往买办不同之处。 奇还奇在这篇文章透露江泽民担心儿子经商,希望江民康能离开上海到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做学术研究。果然,一个月後的十二月二日,国务院宣布的任免名单中,出现了江绵恒的大名,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结果“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起著制造舆论的作用。也就是说,江绵恒之所以做大官是出於江泽民的公心,也就是不想他的儿子经商做官倒。境外一些华文媒体为此也作了一些评论,大多数沿著“华尔街日报”那条思路,把江泽民打扮成“清官”。然而问题是如果江绵恒不经商,难道非得做官不可?够得上当副院长的江博士一定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做个高级研究员,专心做研究工作不是更好吗?为甚麽一定要同权力沾上关系?所以有的媒体认为江绵恒看中的是他这个职位有可能在将来捞个党中央委员做做。 在邓小平半死不活江泽民掌握实权後,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太子们施加压力,特别是对邓家的太子、千金和驸马爷,现在看来,那完全是权力斗争的需要,而不是对太子党滥权的憎恶,否则他不会让他的儿子重走他们的老路。因为江绵恒在上海搞他的电讯王国,就是邓小平儿子邓质方在上海搞地产王国的翻版;江绵恒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也是邓小平女儿邓楠出任国家科委副主任的翻版。 邓质方从美国留学回国後,有报导说邓小平希望他教书而不要下海经商,但据说邓小平管不住自己儿子,邓质方先在荣毅仁的中信打工,後来自己做老板。看来江氏家族要走邓氏家族“先富起来”的老路。江绵恒就算放弃了公司的职务,暗地里的关照和利益输送是不会断的,因为中国大陆始终缺乏这方面的监督机制,掌权者也根本不想建立这套束缚自己手脚的机制。 邓小平初掌权时,不少人说邓家子女是如何的开放,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开放是因为对他们“先富起来”有利,在他们的权力受到威胁时,例如八九民运,就站在老爷子一边了。江绵恒的“开放”也是这种性质,否则他大可以去大学里做清贫的教师,不必借江泽民的权势经商或做官。实际上这些人既要钱,也要权,因为权可以变钱,钱也可变权,两者都是多多益善,形成了目前祸害全国而又积弊难除的金权政治。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