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的兴衰》- 43. 共产主义狂热及其绝响:中国的文革 (1)

(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观点。) 中苏分裂之后,毛泽东把反修的逻辑发展到极端,发动了所谓“文化大革命”,造成共产主义史上意识形态狂热的顶峰。 他的公开目标,是要清除“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即防止自己死后象斯大林一样受到清算;实际上是不甘于因大跃进失败而「退居二线」的地位。他利用高调的意识形态,以及亲信林彪掌握的军队,把矛头指向了在第一线的刘少奇和邓小平为首的官僚体系。 毛所以能煽起意识形态狂热,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下层民众的怨气。在1966年文革开始时,中共建政后的“十七年体制”,已经使各级领导成为中国普通百姓头上大大小小的“土皇帝”,作威作福,享有不容任何挑战的绝对权势。再加上文革前一、二年,以“深入贯彻阶级路线”为标志,“家庭出身歧视”和政治迫害业已制度化。这样,通过十七年的积累,在底层百姓中特别是各类出身不好的“贱民”中,埋藏了对各级领导的极深的怨气。 毛想借助这股怨气来摧毁刘少奇邓小平的官僚体系。 因此,发动文革的动机,除了权力斗争的逻辑对毛的要求外,毛还欲给自己增加道义上的分量。就是说,在翦除其政治对手这一现实的目标之外,他还欲赋予自己以崇高的道义形象。毛批评中共大官僚们说:“做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大官们压人,但是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 由此可以看出,毛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野心:既要作为一个国家体系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又要作为受该体系压制的下层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一身而二任,既是民粹主义者又是极权主义者。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角色。而毛正是以这种“首创者”的角色自命的。 开始,人们并不清楚毛的意图,以为文革是与57年反右一样的运动。所以,文革初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疯狂毁灭古今中外文化,残酷迫害老知识分子和原政权留用人员,使得意识形态狂热达到了共产主义历史的峰颠。 但是,1966年10月之后,所谓“反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在毛的授意下轰然而起。文革出现了新的方向,开始向中共自己的官僚体系发起进攻了。但毛仍留了一手,把军队排除在运动之外。 于是,毛以下层阶级的代表自居,掀起了一场以最高权威为凭借并在其支持与庇护下的反(次等)权威的运动。这就是影响中国当代历史极为深远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它的一开场,就是蕴涵着深刻的内在矛盾的。(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陈奎德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