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朝鲜宣布该国第二号人物张成泽落马,并播出前一日(12月8日),在金正恩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张成泽被军人当场带走的震撼画面。世袭王朝的宫廷恶斗和腥风血雨,共产党政权的权力倾轧和冷酷无情,再次耸动世界。更为耸动的是,四天后,12月12日,张成泽经由朝鲜军事法庭草草审判,就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加于张成泽的二十条罪状,“反党、反革命”才是关键词,在中朝这类独裁政权的术语里,就是“谋反、篡党夺权”的同义词;其他罪名,诸如贪腐、赌博、乱搞女人等,只是借口,中朝高官中,几乎谁都有。
朝鲜的宫廷内讧,就是中共宫廷内讧的翻版,文革场景,隐去画面的习薄内斗,尽在其中。然而,张成泽突然被擒并遭处死,感受最惊悚的,莫过于中共本身,中南海诸公,该是出了一身冷汗。
被称为平壤实权人物的张成泽,是朝鲜的知中派、亲中派。金正日死前的两年间,张多次陪同金正日出访中国;金正日死、金正恩继位后,金正恩本人至今没有出访过中国,仍由张成泽率团出访中国;张也负责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试图引进“中国模式”,建立经济特区,推行一党专制下的经济改革,并正在落实一系列中国投资项目。金正恩指控张成泽的罪名之一是,“廉价变卖国家资源”,明显针对中国,因为,中国是朝鲜矿产的最大买主。
北京信任张成泽,把后者当做联系中朝传统盟友关系的纽带;但北京并不信任年轻的朝鲜新君金正恩。今年2月,朝鲜实施第三次核试爆之后,北京两度参与联合国决议,谴责金正恩政权;金正恩则通过其舆论喉舌,对北京反唇相讥,直指中共是“美国的傀儡”。在金正恩和习近平先后接班之后,中朝关系明显趋冷。
就在韩国媒体发出朝鲜政局异常、张成泽可能陷落的消息后,中共第39集团军三千多官兵以训练为名,向长白山中朝边境方向紧急移动。中方意图,似在监视朝鲜政局,随时准备介入其内争、干涉其内政。但中方明显慢了几步,未能赶上平壤宫廷剧变。
极大的可能性是,中南海与张成泽密谋,将里应外合,以政变方式推翻不听北京使唤的金正恩,改为扶持金正男,使平壤政权成为听命于北京的傀儡。身为金正日长子的金正男,目前滞留中国澳门,受中共庇护;金正男不时公开发言,严词抨击金正恩,明显授意于北京的默许或怂恿。
中南海万未料到,看似少不经世的金正恩,竟先下手为强,以非常手段,果断拿下张成泽,粉碎了来自北京的阴谋。接下来,金正恩势必大举清洗张成泽党羽,这类似于其祖父金日成当年的作为:大举清洗党内的“延安派”,削弱中国对朝鲜的支配,借以巩固自身权力。
金正恩公开播出拿下张成泽的画面,并迅速处死,震慑党内政敌,也震慑北京,显示自己大权在握,北京不必痴心妄想。释放的信息是,金正恩,如同其祖父金日成、其父亲金正日一样,面对党内政敌和中国势力,出手坚决,冷酷无情。
北京来不及拯救张成泽,甚至来不及阻止金正恩处死张成泽。推测北京下一步作为,将勒紧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对金正恩施压,要求他不得再追剿张成泽党羽,毕竟,那些人,都是北京费尽苦心、经年培植的亲中势力。然而,依金正恩性格,一定会斩草除根、斩尽杀绝,不计情面、不留后患。据传,属于张成泽部属的两名朝鲜副总理,已藏身中国避祸。随着亲中派首领张成泽人头落地,中朝关系,必将进一步恶化,中共对朝鲜的影响力,将大大减弱,乃至化于无形;所谓盟友(中共形式上的最后一个盟友)关系,更形有名无实。
鉴于张成泽是金正日的妹夫、金正恩的姑父,实际也是金氏家族中人,这场宫廷火并,与其说是朝鲜国内、党内的权力斗争,毋宁说是金氏家族内部的权力倾轧。侄子杀了姑父。金正恩仅仅是惊险取胜,稍不留神,取胜的就可能是张成泽,被杀的就可能是金正恩,朝鲜的未来则由此改写。
身为金氏家族成员,且精明干练,张成泽早就成为朝鲜执政党内的实权人物;2011年12月,张成泽突然被临终前的金正日擢升为大将,金正日之意:加封张成泽为“顾命大臣”,遗命为“摄政王”,辅佐金正恩登基。
然而,位高权重,功高震主,既可能是新君的安神丸,也可能是新君的心头大患。宫廷大戏,自古如此。30岁的金正恩,拿下67岁的张成泽,犹如当年清宫中上演的那一幕:14岁的康熙皇帝,拿下58岁的庭前重臣聱拜。
金正恩杀死张成泽之后,其称号,已经由“最高领导人”改为“伟大领导人”,彰显其大权独揽,实现一人独裁。然而,今日金正恩,却不可能像当年的康熙皇帝一样,稳掌权柄,长此以往,一则时代不同,二则国内外形势迥异。在内,张成泽残余势力可能反扑;在外,北京可能继续捣鬼。更主要地,如果金正恩不思洗心革面、不思弃恶从善、继续抗拒世界文明潮流,其最终下场,未必好过张成泽。
(2013年12月11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