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成了一杆旗(姜维平)

10月9日,海内外的媒体再一次,都把焦点对准了死去活来的江泽民,新华社的报道说,上午10时,中共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了大会。我认为,江泽民抱病出席,不仅是要向外界显示他的健康状况,驳斥相关的谣言,而且说明中南海各派权斗正酣,但经过争论和较力,最终在孙中山的大旗下团结了起来,唯其如此,中共还是不能走出暴力革命与高压维稳而民心燥动的政治怪圈,故此,江泽民死后,中国形势依然具有难以预测的变数。

近几年,中南海的主要领导人,在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似乎有了分歧意见,且争议不断,去年温家宝在胡锦涛出国考察时,忽然在《人民日报》抛出了纪念胡耀邦的文章,这是寓意深长的,我当时就肯定地说,他不是在做秀,而是想把胡耀邦的大旗展开,凝聚党内外,海内外,体制内外的力量,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成胡和赵未成的事业,但是,首先,他受到来自太子党派的保守势力的强力阻挠,吴邦国的“五不搞”是理论纲领,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是行动实践,都显示着他们举起了另一杆大旗,即,毛泽东的大旗;其次,温家宝总理的言论和呼吁,虽然受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首肯,和党内外进步力量的支持,但也遭到了相当多的一批知识精英和民运人士的误解和嘲弄,余杰把他说成是做秀,甚至冠以“中国影帝”的绰号,这是被党内高层保守派利用的结果,他们一方面通过某些出版人鼓动善良轻信的书生把矛头对准“活着的赵紫阳”;另一方面,政法系统的某些权势人物在一段时间内,任他行走在世界各地,表面看是显示中国有言论自由,实际上是借余杰之笔,打击党内改革派温总理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深知堡垒易于从内部攻破,而一旦溃败,太子党为首的保守派将首先受到人民的清算。

所以,他在深圳孤掌难鸣,呼吁政改之时,只有思想比较开明的封疆大吏汪洋力挺,我想,他当时可能是想在深圳创办第一个"政治特区",然后再搞"公推直选","大部制",开启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先河,以循序渐进,上下互动的办法,推进宪政民主,但是,他失败了,他仿照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风格,却背后没有军队的鼎力支持,又碰上了书生气十足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猛烈抨击,和太子党利益集团的强力抵抗,几股势力同时夹击,再加上风起云涌的茉莉花革命,以及他儿子的经商劣迹把柄被抓,等等,所以,腹背受敌的温家宝一度挫败。
这正是薄熙来"唱红打黑"一时间风糜全国,威震世界,咄咄逼人的原因所在,毫无疑问,如同邓小平生前一样,江泽民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0月9日的会议上,他退场时,郭伯雄向他敬礼表明,他在军队里依然安插活跃着一批死党,实际上,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哪怕细如柔丝,都不会改变垂帘听政的老人政治的本质和现状。

显然,他是支持“五不搞”和薄熙来“唱红打黑”的,也就是说,也是典型的毛泽东派,与典型的胡锦涛式的邓小平派,典型的温家宝式的胡耀邦派,略为不同。前一段时间,他处于病危状态,已被香港媒体宣死,这使江派乱了阵脚,虽然后来起死回生,但也告诫他的人马,往日的风光和靠山不会长在,这或多或少地动摇了太子党的军心,与此同时,薄熙来“唱红打黑”又打出了文革似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虽然,不明真相的底层老百姓叫好连声,但有可能成为文强的各级官员惶恐不安,肥得流油的有可能成为“黑社会”的各地民企老板,如坐针毯,这又使中南海高层领导瞻前顾后,不敢认同。

所以,温家宝的政改声音再次高调清晰起来,他在大连的达沃斯会议上,再次展开了胡和赵的旗号,只是没提他们的名子,却再现了他们的观点,并以邓小平为发力的招牌,看来,中南海内部分歧意见的焦点是:举毛泽东的旗帜,温家宝,李克强,汪洋,等改革派不答应,举胡耀邦的旗子,胡锦涛,吴邦国,薄熙来不认同,而举邓小平的旗子,虽然两派都同意,却绕不过“六四”的血案,怎么办?他们终于发现,还是举孙中山的大旗比较好,左,中,右各派都喜笑颜开,于是,不仅薄熙来在重庆观赏了话剧《天下为公》,汪洋在广州领导省委一班人穿上了清一色的中山装,而且,上述大会隆重地举行了。

在我看来,中国上一代领导人对新一代所谓的领导集体,还具有举足轻重的控制力,也就是说,在举什么旗帜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有发言权,所以,江泽民,李鹏等人都争相出席,朱熔基历来喜欢标新立意,既然对孙中山不便穿上黑西服嘲讽,象去年国庆节那样,还是不露面的好;而郭伯雄向江泽民敬礼却不避讳胡锦涛,表明军心所向,这些人根本不把主张政治改革的温家宝放在眼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没有民间燥动的足够的压力,中国要想改变相当困难。中南海政坛的这种状况,有点像中国的家长和孩子,家长总担心孩子不听话,孩子也不想彻底走出家长的阴影,因此,对他们来说,选择孙中山的大旗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首先,孙中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还具有历史的距离感,不论是江泽民,李鹏,薄熙来,还是刘源,习近平,胡德平,他们的长辈都与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象毛泽东,过重地捧他,习近平,刘源等人不舒服;也不象胡耀邦,过多地提他,江泽民和薄熙来等人太敏感;更不象赵紫阳,一提起他,李鹏等人就得骂娘,总之,距离产生了美;其次,孙中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思想性格复杂的人物,中国现代史上无人能出其右,也没人能像他这样深具利用价值,中共利用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观点,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为“一党执政”找到了依据;而海内外民运人士,则以他的民主思想为利器,扩充他结束2000年封建帝制的革命理论,加快中共专制政体的终结,等等,如同中药店里的草药盒子,不仅多,多得目不暇接,而且杂,杂得包罗万象,孙中山既是爱国者,也是卖国贼,既主张民主,也搞暗杀内斗,既高尚伟大,也低劣而渺小,这就使许多人都能对他各取所需,像从药匣子抓药一样,随心随欲,所以,他便于一时间集结中南海各个派系的力量,上演这场阵容整齐,貌似团结的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大戏,也就不奇怪了。第三,拒绝政改的中共想以统一中国的成绩,抵消民众的不满,吸引海峡两岸以及全世界的视线,而高举孙中山的旗帜,确实有助于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

不过,辛亥革命的“死穴”是暴力革命的观点,在我看来,君主立宪可能更有利于中国,只要是靠打打杀杀取得的政权,必得靠暴力和谎言维持,也就永远走不出冤冤相报的怪圈,别象脱去蝉壳那样,剥离孙中山身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在目前这样群体性事件连绵不断,内忧外患的时代,那样做只能是徒劳的,试问,举起孙中山的大旗,和举起毛泽东的大旗,难道不一样吗,不都是火上浇油吗?如果中南海的决策者,确实不想叫中国人用暴力推翻共产党,而是自上而下地和平转型,那么,就不要过重地渲染孙中山,更不必过多地鼓吹武昌起义,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实现了民主和平转型,台湾问题也就应刃而解。

毫无疑问,在一个乔布斯力助我们,把个人电脑装进口袋的现代化社会里,现任的中共领导人,谁也成不了孙中山,也不必鼓动辛亥革命,还是学习蒋经国吧,我们中国人的事情自己做,利用经济上的成就,锦上添花,大器晚成,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内外,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都要支持温家宝的政改“五要点”,且莫鼠目寸光,自已为是,象目前这样恍恍惚惚的,找不到统一思想的利器,一会儿是孔子,一会儿是邓小平,一会儿是胡耀邦,一会儿是毛泽东,现在,又来了孙中山;一会儿“三个代表”,一会儿“科学发展”,一会儿“共同致富”,怎么能行呢?总之,像没头的苍蝇,不知道要把人们混乱的思想引向何处,这样只能耽误了最佳时机。等新的“武昌起义”打响了,一切均晚矣!

2011年10月11日于多伦多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