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李克强斗争公开化说明了什么?(林保华)

5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出“权威人士”的评论《开局首季问大势》,阐述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和经济风险怎么防五大问题。

习近平上台后,出现“权威人士”评论中国经济,这是第三次,但前两次没有放在头版,可见这次非同小可。而且三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造成中国股市暴跌。因此如果说,这是唱衰也不为过。

问题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因此对谁是“权威人士”,人们纷纷猜测。从党内的各大派系来说,无非是习近平派系、李克强的共青团派系与江泽民派系。对经济工作来说,显然江泽民派系缺乏实力,因此主要反映习近平与李克强在经济领域的斗争。李克强是主管经济的国务院总理,当然是权威;习近平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自然也是权威,一山不容二虎,谁是权威中的权威?今年两会期间两人完全没有交集,形同陌路,是不是已经到了“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必须透过媒体来作战?

那么这个权威人士是习近平还是李克强?

5月16日国务院辖下的中国政府网连续发表3篇文章,《稳在哪里》、《优在哪里》、《改善在哪里》,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评述,其实却是响应《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的责难。可见那“权威人士”是习近平派系,李克强进行了还击。但是习近平不大会亲自来执笔,他也没有那样高的水平,执笔人应该是刘鹤,他是中共第18届中央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他被称为“中国新经济计划的总设计师”,习近平曾说:“他对我非常重要。”

他的批评主要是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势。L形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他又坦承,“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应该说,这些批评基本上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是很难解决的;以中共习惯性的掩盖问题来维稳,例如以所谓“债转股”来掩盖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是增加金融风险是什么?L形也符合经济的周期循环,问题是最坏时刻到了没有,GDP是否就此稳住不会再下滑?只有像林毅夫之类的马屁经济学家才会不断鼓吹中国经济还可以高速发展20年。

中央银行不断放松资金管制去推动楼市、股市,以及原物料期货的炒作,让金融泡沫不断扩大,难道只是一个总理可以决定?红二代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还兼任名义上监督行政部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允许这种违反正常体制的任命如果没有习近平点头,怎么可以做到?

习近平不惜公开与李克强的交锋,无疑是不想分摊一旦中国经济出现危机,他所该承担的责任。因为他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明年要召开中共19大,在经济问题上公开指责李克强,而且也可以预料中国经济这几年不可能改善,除非继续炮制假数据,正是可以藉此剥夺李克强的总理职务,换上自己人。只是可以预计的未来政治局常委中,可以主管经济工作的汪洋也是团派,难道“破例”让王岐山留任并接任总理职务?今年的北戴河会议还会有一场大战吗?

(文章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