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发行 (林保华)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英国华裔作家张戎与夫婿、历史学家乔.哈利戴合著的《毛泽东:鲜为 人知的故事》中文版,几经周折,终于由香港开放出版社出版,9月6日在香 港、台湾、纽约同步发行。迟出版,使中文读者无法先睹为快,但是在毛泽 东翘辫子三十周年前夕出版,为这个喜庆日“献礼”,又有其特殊意义。

所谓出版的周折,指的主要是书中涉及对国民党前将领胡宗南的评价, 引起他的后人与旧部不满。因此本来准备在台湾出版,最后没有成功。之所 以如此,根据本书中译者张朴所说,“原因是张戎与哈利戴在书中披露了他 们的多年研究结果:胡宗南有可能是‘红色代理人’,亦即中共间谍。”这 个观点引发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胡与张治中等公开投共的人还有不同。 但是每本书的出版,不可能每个观点都被所有人认同。台湾是民主国家,有 不同意见,可以充分发表,由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没有研究胡宗南是否间谍的问题,因为本书有丰富内容,这点只是沧 海一粟。但是胡宗南身边有共产党的间谍却是不争的事实。熊向晖是其中典 型。1939年3月熊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毕业后,至1947年5月 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中共出版物报导:“1943年蒋介石命令胡 宗南进攻延安,熊向晖得到情报后立即报告了党组织,党中央向外界及时揭 露了这个阴谋,使之破产。1947年胡宗南再次‘闪击’延安,又是熊向晖提 前得到情报迅即报告党中央,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 就先看到了。党中央从容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毛主席曾评价熊向晖所发挥的 作用:一人能顶几个师。”所以胡宗南只能收复延安一座空城。

当年我的母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右派葛佩琦被揪出来后,学校曾 公布他因为“历史反革命罪”被判刑的通告。所谓历史反革命,是他不但出 任过东北保安司令部新闻处少将处长,那以前还是胡宗南手下的上校。可是 后来给他平反时,说他是打进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由此可见胡宗南 手下的中共重要间谍不止一个,胡宗南至少要承担“渎职”的责任。

也看到一些学者对本书的批评。但是从我所看到的一些片段来说,我觉 得瑕不掩瑜,何况有些批评不见得正确,特别是对毛情有独锺的西方“中国 通”。我觉得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 它提出不少新的看法。这是经过十二年努力,周游列国访问国际政 要与毛的知情人士,而且掌握不少史料后提出来的新看法。例如对张治中的 评价,为何蒋介石在长征中放红军一马等等。当然,这些新看法不一定正确 ,但是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考。

二, 中国目前政治改革停滞,“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不变,根本问题就 在于中共对毛泽东定性后,不许民间展开全面深入的批判。近年来甚至还有 要为毛泽东翻案的暗流,包括胡锦涛在某些方面企图走毛泽东的老路。因此 此时对毛泽东再次进行清算,有助于提高国人对共产党罪恶的认识。

三, 只有在毛泽东时代生活过,被迫害过的人,才能真正领会那个时代 的红色恐怖,才会对毛泽东给予全面的否定。这是西方国家的所谓“中国通 ”无法领会的。因此这本书的出版,有利于扫除西方学者研究毛泽东所存在 的迷雾,还原真正的毛泽东出来。西方国家才能对共产党有正确认识。

特别要提及张戎的是,她出身于中共高级干部家庭,能够背叛这个党, 而且深挖共产党的老根,是很了不起的。文革期间有些高干子弟因为受冲击 而“反党”,但是文革结束后老干部复辟,他们重新享受权力的滋味,以更 贪婪的态度搜刮民脂民膏、残害民众,张戎的表现就更值得赞扬了。

我读过1991年出版的张戎自传性著作《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读 起来很流畅,相信毛泽东这本书也是如此,把毛泽东这个恶魔的形象重新展 示在世人面前,作为永远的警戒。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