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视频的“恶搞”异常火爆,百度一下“恶搞”二字,条目高达五千七百万条。怪不得有网名宣称:“无恶搞不为欢”和“无恶搞不为网站”。它以戏仿、变造、拼贴等手法来表达民间的反讽精神,主要是针对的是传统、权威、名流、时尚和公共事件。2006年,小人物胡戈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名导陈凯歌的大片《无极》,掀起一场网络风暴,制造了2006年最火爆的文化热点,胡戈也在一夜之间变成名人。
的确,许多“恶搞”是无厘头娱乐的网络化,但也有高质量的“恶搞”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冷幽默,特别是针对官权的恶搞,可谓放言无忌,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不仅体现了网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更凸显中国现行制度的权威衰落。
虽然,今日中国的言论管制依旧,但当局能够官控报刊、电视和电台,却无法完全控制网络。每有突发事件和大规模官民冲突的发生,官控媒体的沉默已经无法奏效,网络会以最为快捷的提供大量信息,形成巨大的网络舆论潮。这让中共政权很不适应,穷于应对之际,免不了频频出丑。从SARS危机中的卫生部到“虎照门”中的陕西官权,真可谓丑态百出。
这些丑态,既让中共的公信力大幅度流逝,也为网络民间提供“黑色幽默”的笑料。仅就2008年而论,网民不但把官权的丑态编成新的成语。假虎照事件,有“正龙拍虎”;瓮安民变,有“打酱油”和“俯卧撑”;汶川地震,有“秋雨含泪”、“兆山慕鬼”等等。就连神圣的“北京奥运”也作为插荤打科的对象,“避运”、“受运”、“恭外运”等词汇广泛流行于网络和手机。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网络上迅速出现新民谣《最新三鹿广告》“ 喝三鹿牌奶粉,当残奥会冠军;天天喝三鹿,绝对省尿布; 喝三鹿,尿钻石。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广告做得好,不如三鹿结石好;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肾; 三鹿奶粉,后妈的选择;三鹿结石,一颗到永远;每天喝三鹿,直奔黄泉路。”
更有大胆网民,把矛头直指中共政权,把党的颂歌变成党的丧钟。比如,生活于毛泽东时代的国人,大都熟悉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后毛时代,每到中共的生日,这首颂歌还会响起。但毒奶粉事件后,网上最为流行是旧歌新唱《冲袋三鹿给党喝》:“冲袋三鹿给党喝,党是人民的狼外婆,母亲养育了你和我,党叫你全家不能活。新社会运动没断过,八千万人死于人祸。快快告别狼外婆,五十九年做恶多。不要糊涂唱赞歌,爱党不是爱祖国。”
对于越来越火爆的民间恶搞,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恶搞”仅仅是亵渎神圣和颠覆权威的表达,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如果一任其泛滥,官方权威扫地的代价将是全社会的道德废墟和犬儒主义盛行。但是,从社会意义的角度讲,“笑话政治”是所有威权国家都有的现象,是民间用于表达不满和反抗强权的普遍形式之一,“笑话政治”具有巨大的颠覆作用,甚至有研究苏东解体的专家指出:冷战铁幕是被“笑话政治”撕裂的。这论断,虽然免不了夸大笑话政治作用之嫌,但对于瓦解后极权来说,哈维尔式真话反抗和昆德拉式玩笑瓦解具有互补作用,两者是“反政治的政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真话政治是少数良知人士不畏强暴的公开挑战,为民间标示出严酷环境下的高贵人性。没有真话政治,便没有民间道义勇气的公开表达。玩笑政治是沉默大多数的私下挖墙角,让民间以柔性的方式表达不满。没有笑话政治,真话政治也就失去了赖以支撑的社会土壤。如果说,公开的真话政治是把后极权的非人性暴露于大庭广众,也把坚守人性尊严提升到不畏强暴的高度,对唤起民间觉醒和国际关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私下流行于民间的笑话政治,就表征着沉默大多数的良知未泯,也凸现出后极权制度的根基在民意中的腐烂。而根基腐烂的制度,或迟或早,注定要发生雪崩式坍塌。
首先,在一个后极权独裁社会,即便与真话的直接挑战相比,笑话的间接颠覆确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消极反抗,而是具有另类的积极作用。只要笑话政治在民间大流行,它就具有弥漫性腐蚀作用,而对独裁根基的无孔不入的腐蚀,就是对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的确认。当一个社会的制度根基已经在民意中腐烂之时,笑话政治便为“天鹅绒革命”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
其次,笑话政治,标志着独裁制度合法性的难以为继,也标志着独裁制度的终将覆灭,可以极大地缓解民间的紧张心理和仇恨情绪,使民众对独裁的崩溃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和思想准备,大大减少突变冲击所带来的手足无措。也就是说,得不到宣泄的社会不满具有极其危险的爆炸性,而当压抑和不满以玩笑方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显然可以降低社会大变革时代的爆炸性冲突。
所以,笑话政治的腐蚀性颠覆,对于抑制社会失序的发生,对于防止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的出现,都会起到以柔克刚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降低整个社会为旧制度崩溃所必须支付的综合成本。无论后极权独裁的全面崩溃来得多么突然,习惯于笑话政治的民间就不会因猝不及防而陷于茫然,也很少会借机进行大规模的暴力性的政治报复。
后极权独裁下的笑话政治,公开也好,私下也罢,人民的坏笑都是独裁者的梦魇!
2008年11月3日于北京家中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