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是日本的内阁首相,在八年抗战期间近卫曾经三次担任内阁首相。他表面上温文尔雅、作风稳健,实际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都和他这个后台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近卫被盟军占领当局作为甲级战犯逮捕。
近卫于1891年10月12号出生,他的家庭背景是世袭的高贵门弟,和日本天皇有家族上的亲密联系,是典型的“高干子弟”。他从小养尊处优,13岁那年就承袭了父亲贵族的爵位。26岁那年,近卫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进入日本贵族院当世袭议员,从此踏上了政治舞台。
1919年他代表日本去法国参加了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会。大会之后,近卫公开表示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认为日本从中得到的好处不够。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整个东北。“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治上的大事,当时日本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一下子激化起来。近卫在各种互相竞争的政治集团中,主动支持右翼保守的军国主义集团,引起日本的自由派势力的不满。
但是1936年2月26号,近卫同情和支持的一群皇道派军官发动政变。虽然这次政变被镇压,但是近卫的声望却大增,被认为是唯一能够稳定日本政局的政治家。于是1937年6月,年仅45岁的近卫出任首相,一上任就提出所谓的国际主义。
一个月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近卫一方面积极主持对华战争的政策,另一方面又想当高高在上的稳健的政治家。卢沟桥事变之后的第三天,近卫宣布不扩大事态,但是两天之后,就向华北派遣了三个日本陆军师团。到38年中旬,近卫内阁终于放弃了遮羞布、公开全面叫嚣战争。
1937年12月13号,日本占领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战后,东京国际审判法庭估计日本在南京屠杀的中国人达到14万。
但是近卫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客,武力征服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他就采取强大的和平攻势。先后发表三次声明,终于使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底跑到南京,做了叛徒、当了傀儡。
但是,在是否与德国建立军事同盟的问题上,近卫和陆军之间发生了冲突,他不得不于1939年辞职下台。但是1940年6月,法国被德国占领,一个月之后,近卫又第二次出任首相,公开明确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口号。
两个月之后,近卫政府同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但是在北进打击苏联、还是南进打击欧美殖民地的问题上,近卫又和军队闹翻。于是1941年7月,他再次辞职不干。但是几天之后又被扶持上台,第三次担任首相,并于1941年9月6号,在御前会议上作出了进攻美国、英国、荷兰的决定,导致了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虽然近卫于1941年10月份又一次辞职,但他的侵略政策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二战之后,近卫被逮捕。但是他得知自己罪责难逃,在被提交国际法庭审判之前,近卫于1945年12月16号在监狱里服毒自杀,终年56岁。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