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在印度支那半岛的南面,本地人叫马来人。十六世纪初,葡萄牙开始了欧洲人在马来半岛殖民的历史。从十八世纪末期,也就是中国的乾隆皇帝的时候开始,英国人开始占主导地位。虽然,长期以来英国没有正式建立殖民统治,但是马来半岛的所有地方首领都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大家知道世界上工业革命由英国领先,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马来西亚出产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两种原料,也就是锡矿和橡胶。为了开采锡矿,大批的中国人来到马来半岛,这些锡矿工就是今天马来西亚、新家坡和马六甲地区的华人的祖先。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出产地,在橡胶园里打苦工的人则是印度人。这样,在英国人统治下的马来半岛出现了三种基本族群,也就是本地人马来人、开采锡矿的华人、以及种植橡胶的印度人。
长期以来,这三种族群互相争斗是马来半岛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马来半岛。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人卷土重来,并于1946年建立了一个所谓的“马来亚合众国”。
但是这个殖民体系中包括中国人和印度人,人口众多的槟榔城和马六甲地区,引起了马来人的不满,英国殖民统治遭到抵制。于是,英国人于1948年改变主意,重新成立了一个马来西亚联邦,降低了印度人和华人的地位。可是,与此同时,在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下,马来半岛共产党游击队全面暴动。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解放军支持下的马共游击战一直打到60年代,才被基本镇压。
在这场长期的反共斗争中,英国于1957年决定让马来西亚独立,以便阻止马来半岛落入共产党手中。马来西亚独立之后,立即加入了联合国。1963年,中国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也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但是中国人在马来西亚受到歧视,于是在李光耀的率领之下,新加坡于1965年退出马来西亚。
四年之后,马来西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华暴力事件,使整个国家瘫痪达两年之久。同时,中共乘机捣乱,继续支持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暴力革命,并在中国湖南山区的地方建立了功率强大的马来西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在马来西亚煽动共产主义革命。
在这种复杂的种族冲突和冷战的背景下,一个叫“民族阵线”的政党出生,鼓吹反共救国和马、中、印多种族群合作执政。1981年民族阵线在选举中获胜,取得总理席位。
新上任的民族阵线总理是一位医生,他就是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从那以后,马哈蒂尔分别在1982年、1986年、1990年、1995年和1999年,多次选举获胜,是一位不倒翁似的政治强人。
在马哈蒂尔领导之下,多种族联合执政,使马来西亚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迅速发展,变成了一个世界工厂。1997年,马哈蒂尔在吉隆坡建成了世界最高的双塔。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马哈蒂尔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
但是在骨子里面,马哈蒂尔是一位独裁者。他仇恨自由民主的观念,鼓吹以儒家、等级观念和封建道德为核心的所谓"亚洲价值观"。虽然他嘴巴上讲种族平等,但是在政策上歧视华人和印度人。
一直到2003年,在78岁高龄的时候,马哈蒂尔还十分具有阴谋感,总觉得世界上有人要暗算他。他认为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乔治•索罗斯一个人干的。他精心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叫安华的接班人,可是1999年又把安华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狱,判了六年徒刑。马哈蒂尔在全国人民的反抗之中,不得不宣布下台。
那么,马来西亚在马哈蒂尔之后,发展也非常迅速,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组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而且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日益增长。因此马来西亚在未来的东南亚政治格局中,将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