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逊全名叫迪安•艾奇逊,他于1893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克州。长大之后到耶鲁大学上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是一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从1919年开始,艾奇逊开始进入华盛顿政治权力圈。起先是给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当了三年的私人秘书。1933年罗斯福当上总统之后,艾奇逊出任美国财政部的副部长。从1941年开始,他转到了国务院做官。1941到1945年,他当了四年多的助理国务卿。
罗斯福总统逝世之后,艾奇逊在新总统杜鲁门的政府里面继续留任,在二战之后关键的年月里,在国务院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45年到1947年,他担任副国务卿。从1949年开始,艾奇逊一举升上了国务卿的宝座,一干就是4年。
艾奇逊任国务卿期间,世界风云变化有天翻地覆之势。苏联已经全面占领并控制了东欧,西方民主国家在苏联红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仓惶应付,不得不依靠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来做后盾。可以说,如何应付欧洲冷战的复杂、困难的局面,成了艾奇逊任内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艾奇逊当官也应该算是受命于危难之中。
可以说,在欧洲与苏联扩张势力对抗之中,艾奇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全面主持了美国出钱维持的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全面复苏,防止共产党势力东山再起。上任之初,艾奇逊就从事创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全面准备工作。可以说,1949年成立的北约组织是和艾奇逊的汗马功劳分不开的。
但是艾奇逊的这些功劳和苦劳并没有让他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相反,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国务卿之一。在一些最关键的问题上,艾奇逊犯下的错误,令人惊奇得不可理解。
他最严重的错误是他对亚洲政治局势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艾奇逊是一位眼光放在欧洲的政客,对亚洲事务漠不关心,但又固执、自信。在他任内,中共在中国大陆横冲直闯、势如破竹,艾奇逊在整个国共内战期间,倾向同情中共,对国民党政府全面排斥。他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却对中国的情况充满了自信,对不同意见采取打击和挤压,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给内战中的国民党政府带来巨大的打击。
中共占领大陆之后,艾奇逊的东亚政策更是莫名其妙。1950年1月12号,他在华盛顿记者会上信口开河,公开宣布台湾和南朝鲜不在美国军事保护伞之下,这下子就助长了斯大林和金日成挑起朝鲜内战的决心,是五个月后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奇怪的是艾奇逊在遭到舆论非议的时候,下令出版《中美关系白皮书》,为自己在东亚的政策失败找借口,引起了更大的争议,为1950年代美国政治争吵走火入魔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艾奇逊于1971年去世。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