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第一代公共知识分子出生社会的大变局之下的20世纪初期,在他们开始吸收知识的阶段就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熏陶。他们的成长阶段,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军阀溷战,外敌入侵,在在使得他们无法不直接面对社会问题,所谓“华北之大,安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就是最好的写照。从知识分子变成公共知识分子,是那一代学人不得不的集体选择,因此也锻造出了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之中,包括了胡适,陈独秀,殷海光,李大钊,鲁迅,陈寅榷,傅斯年,梁漱溟,胡风,丁玲,罗隆基等等。
这一代公共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诚如李泽厚先生早在80年代就指出的,处在民族救亡和思想启蒙的双重使命的压力之下,因此很快就出现分歧,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急剧左倾化,发起了最终也吞噬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另一部分如胡适,傅斯年,殷海光等坚持自由主义,最后被迫离开大陆。这一代公共知识分子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毛泽东和中共一网打尽,使得“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20年之久。
1976年中国结束了“文革”的社会灾难,开始重建的工作,第二代公共知识分子得以逐渐成形。他们可以说是反思之后的一代,对于狂热的革命热情和乌托邦幻想已经有了相当的警惕,但是又依旧延续了五四一代的理想主义热情。这一代公共知识分子鉴于过去30年的经历,因而,对于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的诉求成为他们的精神历程的主旋律。而“启蒙”,就成了集结他们在一起介入社会的统一旗帜。这一代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包括了在整个80年代鼓荡风潮的李泽厚,包遵信,王若水,郭罗基,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许良英,戈扬,王军涛,陈子明,苏晓康等人,包括深受他们的影响,发起了一九八九年学生运动的“八九一代”大学生群体,以及90年代初期的一些零星代表,如李慎之,刘军宁等。这一代公共知识分子是中国大陆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动者,他们介入社会的努力在天安门民主运动中达到巅峰,但是也受到中共当局的全面清洗与打击,之后又是几乎20年出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断层。
中国大陆第三代公共知识分子,我认为目前正处于成形的阶段。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介入社会的手段(即网络)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致力于公民社会的建设。刘晓波等08宪章群体,许志永等维权律师群体,艾未未等民间思想者群体,李锐等党内民主派群体,韩寒等“80后”一代群体就是他们的代表。他们的努力,可以看作是国家与社会的角力的象征,也是观察未来中国大陆社会变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民族救亡,到思想启蒙,到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国大陆一百多年以来的三代公共知识分子为了重建中国的政治秩序与生活秩序,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为您做的评论。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