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色RFA博客:在图伯特,时间可以弯曲,空间可以交错,二元之间的对立荡然无存(三)

3、

我一直保留着对金刚乘独具的、美轮美奂的、各种仪轨的入迷。比如,仪轨中观想的美……,观想甚至可以产生真实。

乃穹寺墙上的绘画。(唯色拍摄)
乃穹寺墙上的绘画。(唯色拍摄)

有一次,一位宁玛喇嘛带我去朝拜过去图伯特的神谕院——乃穹寺,位于拉萨著名大寺哲蚌寺附近的山腰。当我们穿行在那绘有色彩极为浓艳、内容极为复杂的壁画的长廊之中,他突然有些喜不自胜地指着其中的一位佛像对我说:“看见了吗?这是我的‘夷当’(本尊),我那次像这样坐了三年(他比划了一个禅定的姿势)。在山洞里面,我看见了她,她还跟我说话了。”

我很是费劲地听了半天,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我不太相信。我说,你看见的是她吗?你怎么能够看见她呢?没想到,这句话立即让这位喇嘛不高兴了。他有些生气地说:“我为什么看不见?我的老师、我的喇嘛都可以看见,和我一样的喇嘛都可以看见,我为什么就不能看见?”看来,他是误会我的意思了。当时,我不仅是说他看不见,我甚至想说所有的人都看不见,那只是他们的幻觉而已。我那时候是多么地无知,却以此自得啊。

甚至,为进行各种仪轨的准备工作也透着一种美。比如说做“朵玛”,也叫“食子”,是用糌粑和酥油做成各种形状上供诸佛菩萨护法空行、下施六道中的鬼怪众生的供祭品,有的像宝塔,有的似人形,更多的是日月状的光轮和花朵。我总是喜欢守在喇嘛的旁边,久久地看着他们做。看那些年轻的、年老的僧人们灵巧的手在冷水中工作着。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然而他们从来不自知,也无须了然。他们只是一心一意地做着这些犹如艺术品似的供祭品。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开始邀我跟着一起做,但总要问:“你的手干净吗?”这句话总是问得我很心慌。我一定要把手洗上好几遍才敢跟着做,可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我不知道这样洗是否洗净了我的手。这手还脏吗?

会供仪式上供奉的“朵玛”。(友人拍摄)
会供仪式上供奉的“朵玛”。(友人拍摄)

我是否尤其应该说一说所有仪轨中那手印的美?——简直是犹如幻术!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散文,标题就是:犹如幻术。

“甚至在阳光下,某些人仍然希冀着另一种阳光,这使我对万物的生长充满怀疑。即便打开一本厚厚的地理学辞典,在哪些注解里才能找到被另一种阳光照耀的山川、河流或废墟呢?”接着我回忆了童年时爱玩的一个游戏,尽管我忘记了是谁最先把这个游戏带到孩子们中间的,但它无疑令我从此害怕一种动物。是的,我怎么忘得了一条蛇盘绕成一团的幻象?我们伸出细弱的双臂,匆匆地朝虚空中比划一下,大声地说:看,这就是一条蛇。稚嫩的声音像极了风中划燃的一根疏忽即灭的火柴,而一条蛇似乎真的就在陡然凝结的空气中蠕动起来。我们有些慌张,赶紧以一只手为刀,狠狠地将这无形的蛇砍为四节,这还不算,最要紧的是必须立即将断蛇扔出去,远远地抛向四面八方。假如不及时地抛出去,传说这蛇就会在晚上复活,潜伏而来,变成你睡眠中的枕头,随时可能咬你一口……。

需要说明,那时候我尚未读过提及“犹如幻术”这句话的佛经。这部佛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其中写道:“见一切佛从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犹如幻术。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诸佛菩萨悉皆如响。譬如空谷随声发响。悟解自心。随念见佛。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具有图伯特神谕院之称的乃穹寺内供奉的莲花生大士像,受到藏人信徒虔诚朝拜。(唯色拍摄)
具有图伯特神谕院之称的乃穹寺内供奉的莲花生大士像,受到藏人信徒虔诚朝拜。(唯色拍摄)

说到佛经,我从未想到那些经文的含义竟是那般地美好。过去我只是陶醉于喇嘛们诵念经文时所产生的类似于音乐的效果,觉得每一场法会都是一场音乐会,但我从来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只是以为那些经文都深奥而理智,因为其中要表达的思想是那样地深刻。但是,正是经过上师的传授和解释,我才发现这些读上去音调美妙的七言或九言长短格言诗句,意思也如诗歌一般美妙。其实它们根本就是一首首优美、隽永的诗。像“四不共加行”中的第二步——“发菩提心”一段,翻译过来真的是一首妙不可言的诗歌:

“啊!以类似月亮在水中那倒影的虚假反映的多种面目出现,

被禁锢于生死轮回之道中的众生在游荡。

为了使他们的心停留于其自然的空--光明之中,

我身上的菩提心自四无量中诞生。”【1】

注释:

【1】转自《西藏佛教密宗》142页。(英)约翰·布洛菲尔德(John Blofeld)著,耿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