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举是在现有基础上对中国的关税进一步升级。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学者认为,中国已将部分工厂转移至境外,一成的关税额对中国影响不大。
美国政府宣布2月2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理由是阻止中国继续向美国输入芬太尼。对此,河北学者巩先生认为,美国政府此次宣布向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向中国征收10%关税,前者对此反应强烈,而中国则表现平静。他对本台说,表面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此次征税的主要国家似乎并非中国:“所以中国政府对此并没显示什么愤怒,本来特朗普说要给中国加60%的税,现在10%,而给墨西哥、加拿大加25%。”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特朗普政府旨在保护本国产业
学者巩先生说,美国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影响的经济决策。这种政策通常被视为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压力,同时也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手段之一。
中国媒体对特朗普政府向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国货品加征关税则聚焦于对美国国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评论表示,美国此前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达19.3%,加上此轮加征的税率后,总税率在30%左右。短期看,部分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可能会因此而有所削弱,但中国产品仍然具有全球竞争力。
资深财经评论人士郑旭光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数年前,中国就已作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方案,包括通过在第三国设厂和加大投资以及人民币贬值等。他说:“另外就是加大投资高技术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中国(对加关税)的承受力还是比较强的,去年(对全球)的外贸顺差达99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0%,比五年前翻一番。你现在要给中国加征10%的关税。但加拿大加25%关税的反应就很强烈,因为对加拿大是生死之战。”
中国数年前将部分制造业移向第三国
郑旭光说,中国已经具备对抗美国贸易战的能力,因此有能力应付美国10%的关税:“他们应该早就有心理准备,第一做好对美国减少贸易的准备,所以2023年是减少了,2024年对美贸易又增加了。另外就是中国通过转移产地出口美国。在拜登政府任内对这些商品的产地监管并不是很严厉,如果很严厉必然造成美国输入产品价格暴涨。”
郑旭光说,中国通过第三国将产品出售到美国,总比直接出口要好:“这也有与美国脱钩的作用。”
据新华社上周报道,2024年,制造业占中国出口总值的98.9%,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相关产品分别出口14.69万亿元、5.43万亿元、3.12万亿元。
贸易战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甘肃学者李先生对本台说,在短期内,美国加重中国货品关税可能会促使两个经济体重新考虑其经济结构及其相互依存性。长远来看,则需要观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比如美中贸易能否达到平衡、促进美国的工作岗位回流等。
另有学者认为,美中经贸摩擦的根源在于两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存在竞争关系,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而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等方式输出中国的价值观。这种战略竞争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