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在海外港口的投资扩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巴拿马运河周边地区。多位专家周二警告称,中国在全球港口的军事与商业双重用途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为其未来投射力量提供关键支持,进而影响全球贸易与地区安全。
中国对海外港口的控制力持续增强,尤其是在巴拿马运河附近的布局,已引发国际社会对其地缘政治与安全影响的忧虑。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港口投资项目遍布全球,总数达129个,其中超过一半位于西半球的重要航道和战略要冲。这些投资不仅包括股权收购,还涉及港口建设与运营,且存在一定的军事与商业双重用途潜力。
巴拿马运河周边的中国影响力引发美国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政府高级官员,此前已明确警告中国在西半球的恶意投资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在巴拿马运河附近的投资。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日前出访巴拿马,外界普遍认为其行程的关键议题,是遏制中国在西半球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特别是重申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
本周二(2月1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召开听证会,讨论中国海事扩张带来的安全挑战。委员会主席卡洛斯·吉梅内斯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通过国有企业如招商局港口控股、和记港口控股、中远海运等,控制了包括巴拿马运河附近的关键海运基础设施,这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商业航运、情报安全与海军行动。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企业还涉足美国港口,尤其是中远海运,涉嫌非法商品走私,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安全风险。
“尽管巴拿马政府最近宣布将对和记港口进行审计,但这远远不够。我们不需要审计,我们需要行动。美国绝不能、也不会接受一个外国对手——尤其是一个公开寻求削弱美国全球地位的国家——掌控对美国国土安全、军事准备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他说:“美国必须向西半球的合作伙伴明确传达一个信息:如果你希望从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和经济伙伴关系中受益,就必须远离中国国有企业。中共无权塑造我们地区的经济和安全格局。”
相关报道
中国港口投资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去年6月,吉梅内斯与一众美国立法者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披露中国的海事扩张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报告强调,中国国有企业上海振华重工覆盖美国超过80%港口的起重机建设和服务业务。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在2021年发现,输入美国巴尔的摩港的上海振华重工岸桥起重机存在情报收集设备。
华盛顿智库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亚洲项目高级研究员孔适海(Isaac B. Kardon) 在听证会上警告说,中国企业在西半球港口的布局可能为中国军方提供在美洲投射力量的机会。“中国军方可能利用这些设施在本半球投射力量。其次,关键海运基础设施可能因中国企业提供的设备和软件而面临一定的物理和数字安全风险。”
但孔适海认为,目前中国海军在美洲的活动有限,未来仍将聚焦西太平洋及台湾问题。
他说:“更紧迫的问题是,由中国制造的设备和软件嵌入港口系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即使是未被中国企业持有或运营的设施,也经常依赖中国制造的技术。例如,岸桥(Ship-to-Shore cranes)广泛使用中国设备,而在北京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及其对本国企业的高度控制下,这些系统可能用于情报收集和监视,并可能对美国海运系统的关键运营造成延误或干扰。”
![China port investment in west hemisphere](https://www.rfa.org/resizer/v2/7XMDKFEEFRA3PBKTOQDYMY7ETM.jpg?auth=8f1ab19f729aed8b022313b2fe8ef8737a32766f58e0837f01a913fa0a6e9c46&width=800&height=487)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秘鲁参加钱凯港开港仪式。钱凯港作为中国在拉丁美洲布局“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项目之一,可让南美洲国家与亚洲进行贸易时,得以绕过墨西哥与美国的港口。中国国有企业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 Ports)目前拥有约60%的股份,掌控了该港口独家运营权。
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办公室策略师及中央情报局分析专家马修·克罗尼格(Matthew Kroenig)指出,中国利用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巩固资源获取渠道,影响精英阶层,对各国政府施加影响,使国家政策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同时削弱民主规范、透明度和环境标准。
他强调,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特别是在巴拿马和秘鲁的港口,已成为美国安全与经济的潜在威胁。“例如,中国运营的港口被用于向美国运送芬太尼前体化学品;中国还利用其技术和数据访问权限获取情报优势。在危机或战争情况下,中国可能限制或阻止美国船只进入港口,威胁美国贸易和经济安全,甚至阻碍美军舰艇通行,从而破坏美国的战争计划。此外,中国可能利用深水港停泊军舰,在西半球投射军力。”
![China port investment in west hemisphere](https://www.rfa.org/resizer/v2/A5YRQJJZBBDMTPW4O5XIOQWWGQ.jpg?auth=80b613ac75b9dccdc08b3ccfb84888d2618f7a4fb8ecde901c1ebe3c05dad950&width=800&height=520)
美国应推动地区国家对中国采取“去风险”策略
为应对这一挑战,克罗尼格表示,美国应推动地区国家对中国采取“去风险”策略,在关键基础设施等敏感领域与中国“硬脱钩”,同时为地区国家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洲项目主任及委内瑞拉未来计划负责人瑞恩·伯格(Ryan C. Berg)警告说,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可能导致商业间谍活动和军事安全风险,例如雷达和GPS干扰、物理封锁,甚至集装箱武器系统。此外,中国运营的港口可能成为跨国犯罪组织(TCO)活动的催化剂,增加非法市场的风险。
因此,伯格建议美国建立系统性评估机制,利用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及其他金融机构推出“港口回购”计划,并加强商业外交,减少西半球港口对中国设备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在国务院的“中国事务办公室”(China House)设立全球“一带一路”特别工作组,专门追踪中国在基础设施、关键矿产、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网络等领域的竞标项目,并持续加强对中国在拉美港口活动的卫星监测。
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戴维斯(Cary Davis)也建议,美国应支持将货物装卸设备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及盟国,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此外,美国港口对经济贡献巨大,但与中国的投资相比,仍存在差距。为了提升港口安全和竞争力,他建议加强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在港口安全拨款、货物处理设备的生产和进口设备的“友岸化”方面。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