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月14日独家披露,习近平下周将主持一场座谈会,以提振民营企业对当前中国经济的信心。在中国内部经济放缓、外部面临地区政治与贸易摩擦之际,习近平的讲话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路透社周五引述三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计划下周一,主持一场提振和鼓舞私营企业对中国经济信心的座谈会,知名商界人物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马云等将会出席会议。
消息人士还表示,与会的许多企业家将来自科技行业,预计习近平将发表讲话,鼓励他们在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努力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扩展业务。除马云外,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智能手机和电动车制造商小米的首席执行官雷军、机器人公司玉树科技的创始人王星星,以及华为技术公司高管人员等也可能出席会议。另据彭博社报道,中国人工智能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也将到会。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当天下午延续涨势。小米股价上涨 7%,创历史新高;腾讯收盘上涨 7%;阿里巴巴收盘上涨 6%。
![Xi Jinping Chinese economy](https://www.rfa.org/resizer/v2/7RLADA3WHNDN3FKUFWU5NIP6NM.jpg?auth=b6001d28561399593da697d6c78f8357a4beaeb8f900648adb59b2c2933de5bb&width=800&height=562)
习近平“亲自”与会揭示经济现状堪忧?
截至目前,本台尚无法独立核实有关上述座谈会的消息。
外界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国进民退”的根本变化。在官方新华社2020年9月发表一份中共中央文件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统战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企业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成为主要政策。
那么,习近平或将“亲自”主持民企座谈会的目的何在呢?
具有法律和金融专业背景的自媒体时评人士张杰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近年来经济陷入困境,政府虽出台刺激措施,但是目前并没有太大的起色: “经济当然是不好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疫情过后,没有出现报复性反弹,相反,经济却是一蹶不振。当然习近平很着急,采取什么史诗级救市也没有大的起色。“
张杰还向本台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是通货紧缩困境,因为通货膨胀尚可通过物价调整等措施,在短期内实施应对行动,但是通货紧缩并没有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中国当前要解决通货紧缩就需要市场信心,而信心的恢复更为困难。例如,当前出现的就业和社会恶性暴力事件,都在某种程度上与经济不景气有关。
预计中国“两会”即将在三月初召开,经济疲软之际,习近平会向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传递什么信号,尤为引人关注。
张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有两大重要因素:一是民营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创新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但是习近平长期重视如何把国营企业做大,同时打压私营经济。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习近平认为私营经济最终触动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另一个因素则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但在中国对美、欧关系紧张,外贸关税战日趋升级之际,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难以转变。
张杰认为,如果上述有关座谈会的消息属实,习近平一反注重国企转而安抚私营企业,正说明中国的经济现状令人忧虑。
相关报道
习近平的安抚姿态能奏效吗?
外界注意到,每当中国经济不景气时,民营企业就会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性安抚。那么这次习近平据报将要举办的会议有何不同呢?
旅居美国的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张艾枚向本台分析说,习近平历来重视国营经济,同私营企业的关系起起伏伏:“习近平上台就是朝着国进民退这个方向走,所以很多私营企业 (对此)也不会很感兴趣。他在很多中央文件中都提到,国企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但是大家都知道,国营企业不行,效率非常低,再加上贪腐成风,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
张艾枚还提到,近年来习近平当局对民营企业的打压,让很多人非常寒心。例如民营企业家孙大午、任志强都还被关押。张杰表示,习近平对民营企业的安抚姿态恐怕很难奏效,因为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三大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不知道往哪里走;另一个是精英阶层没有安全感;第三个是普通民众没有希望感。
张杰也认为,这三大问题解决不了,经济也拉动不了。而习近平抛弃改革开放,转而以保护政权安全为中心的做法,正是给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早在2023年,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曾发表香港政商界知名人士刘梦熊的文章,题为《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盛极而衰,正是由于中共只搞局部经济体制改革,迟迟不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恶果。”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