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中国主要出口省份浙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货物积压、海外订单骤减,迫使许多企业选择在“五一”节后停工放假或压缩工时。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浙江,也蔓延至江苏苏州、广东东莞等地。
中国“五一”劳动节假期临近,数百万家外贸工厂受到美中贸易摩擦影响,美国订单近乎归零。浙江、江苏以及广东等东南沿海多地的外贸企业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集体放假潮”。
据抖音平台上传播的多个视频显示,自“五一”劳动节起,浙江省超过50%的外贸企业将停工放长假。这一现象已从浙江扩散至江苏苏州、广东东莞等出口重镇,成为当前中国外贸寒冬的缩影。
“几十年未有之经济形势”
曾经在浙江、江苏和广东外贸工厂从事管理的陈翔本周四(17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浙江是中国的外贸大省,2024年出口额占该省GDP的七成。尽管数据显示,全国超过85%的出口企业也涉足内销,但订单骤减、消费疲软令“双循环”战略面临考验。他说:“我曾经在制造业做了十多年,所以我对中国的人口和制造业之间的正比例关系非常清楚,所以这样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几十年所未有的。”
在浙江嘉兴一座占地两万平方米的货仓内,外销滞销商品堆积如山。一位拍摄者在视频中感叹道,在美国能卖几十美元的商品,如今几块钱都没人要:“关税大战,外贸尾货有多惨,这边随便一件衣服(在美国)能卖到一百块钱,你看现在成吨的卖,平均一件卖几毛钱,这都没人来收。这里是嘉兴两万平方米的外贸仓库,受关税影响,出口的东西成尾货,出口的洞洞鞋卖几毛钱(一双),张小泉的刀具成吨卖,一个平均几毛钱……没法活啦。”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广交会】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17, 2025
【中国出口商面临“生死存亡”】
第137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美国的关税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商造成冲击,有中国的出口商说,现在面临着“生死存亡”。#广交会 #关税 #生死存亡 pic.twitter.com/BRAwgPPdSt
苏州工厂鼓励员工网上售货
在苏州莱弗莉家纺工厂,主要生产毛毯等纺织品的员工被召集开会,得知由于出口美国受阻,工厂将缩短工时,仅能保证基本工资。
在一段视频中,工厂管理者对近百名女员工说:“现在我们遇到贸易战,对我们下单受影响,现在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每个星期工作三天,最多四天,如果你在外面有好的工作,你可以走。”
更令人唏嘘的是,工厂鼓励员工将积压毛毯上网出售。据员工透露,有管理人员这几天靠熟人圈子售出六十多条毛毯,其中半数是卖给亲友。
电商竞争激烈 “生意没法做”
江苏扬州电商张先生告诉本台,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出售外贸产品,使得生意更加艰难:“东西卖不出去是肯定的,大家都有这个情况。以贸易战的这个新关税,不可能盈利了。今年总的来说,各行各业生意都不行,你在网上卖东西,生意没法做。”
据流出的“放假通知”显示,江苏一家具出口经验的服饰企业自4月中旬起至6月底停工,东莞一家电器制造商亦因订单中止宣布停工一个月。记者在抖音搜索,发现数十家公司均发出类似放假通知,其中包括浙江、广东等地。
面对内外双重压力,不少工厂员工转而在短视频平台 TikTok 上直接“出海”,摇身一变成为博主,以“白菜价”向美国消费者兜售瑜伽裤、家电、手袋等商品。
广东也陷困境 “三驾马车仅剩一驾”
广东学者陈先生告诉本台,广东同样是中国外贸出口大省,早年出口已开始下滑:
“江浙那边这样,广东这边放假的工厂更多,有些地方的人近乎没法活了。关税加到这种程度,基本上是中美贸易到了几乎脱钩的状态。所谓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实际上仅剩下一驾,就是对外贸易。中国没什么内需,因为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消费能力是不行的。中国承受不了失去美国市场。”
据《纽约时报》援引分析指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轻工制造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在高关税压力下正面临出口断崖式下滑的窘境。尽管有企业尝试将生产转往东南亚国家,但美国对越南、柬埔寨等国也加征关税,使得转移策略陷入两难。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