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时代信息封锁 如何解读中国真实动态?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上台以来,信息封锁日趋严重。2月7日,三位来自商业、法律和新闻领域的专家在美国智库的一场活动中,针对外界如何准确掌握中国的真实状况发表看法。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跨国企业正重新评估在中国的业务布局。特别是新冠疫情后,许多资深的中国商人和记者被迫或选择离开中国。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不但政治收紧,当局对外国企业的安全疑虑也日趋加深,这同时加大了外界获取中国政治和社会信息的难度。

2月7日,三位来自商界、法律和新闻界的资深专家在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举办关于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的座谈会上表示,除了亲自观察、实地访谈外,关注中国的政治和创新发展以及与知情人士交流,已是更精准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渠道。

经济迟缓、科技亮眼 中国两极并存

《纽约时报》前驻沪分社长、现为跨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博然思维(Brunswick Group)公司主管斐觉世(Seth Faison)以中国经济前景为例表示,“不要被最近关于中国经济惨重的传言所扰”。他说,“中国经济整体还是非常有弹性,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不同。所以要关注实情,不要只看新闻标题;还有就是,要有不断跟进的心态,以获得更清晰的信息和视角”。


相关报道

钱难赚! 外卖骑手爆满

鼎泰丰11月起关闭中国华北14分店

中国一季度四十六万家餐饮业倒闭


中国欧盟商会前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也表示,尽管中国消费疲软,政府加大对国企的支持也令私营企业感到担忧,光是在北京就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创投办公室关闭,改为前往中东、欧洲、非洲,或是到政治干预较少的地方,如迪拜、东京、新加坡等。但中国私营企业在汽车设计与制造、化学,还有DeepSeek等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依旧强大,值得充分利用。

伍德克以成都为例指出,全球以工程和化学专业排名前百名的大学中,大约一半位于中国。他的前雇主巴斯夫(BASF)为了解决德国缺乏工程师的问题,便在2017年到中国,“从4人的办公室发展到约400人”,为巴斯夫在全球各地的设施提供研究工作。

伍德克认为,这不仅能将科技带到欧洲,规避欧美对于商品跨境的关税问题或顾虑,还能学习到中国如何因为市场需求快速变化,而加速生产进程。他回忆道:“有一次,我带德国西南部普法尔茨州州长参观巴斯夫在上海的研发中心。 她看到一项商品时问,需要多久时间?我们的员工回答12个月。她又问,如果是在德国总部呢?员工的回答则是18个月”。

专家建议:关注官方与民间声音

不过,尽管中国商业机会繁多,专家们仍强调外界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以规避依赖官方数据和消息的风险,以及相关法条的限制。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政治与社会项目主任德林豪森(Katja Drinhausen)以中国的智慧产权保护政策为例表示,该政策其实旨在于保留技术于国内,确保中国提升其价值链。

习近平 
社会
言论自由
信息封锁
Harbin 2025 - Asian Winter Games - Opening Ceremony 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社会的言论自由状况恶化,信息封锁日趋严重。 (Tingshu Wang/路透社)

伍德克也以中国去年的GDP表现为例指出,虽然中国的官方数据为5%,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公司的预测却把增幅放在“更合理”的2.4%到2.8%之间。此外,通过观察中国柴油消费的下降,也能从物流业看出中国的经济情势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更为严峻。至于如何观察中国商品有多先进,也能从中国过剩的产能涌入全球南方国家看出端倪。

针对如何破解中国信息的不透明问题,德林豪森提出,首先是要“认真看待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言论”。她说,“也许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大声或明显地说出来,而是用一种极为正式和法典化的官方语言表现”;

再者,德林豪森表示,倾听公民和民间社会的声音也同等重要。例如,中国人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动摇,其实早在2023年中国政府结束新冠清零政策时,就有所迹象。

责编:何平;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