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强震致高楼倒塌 中国承建商遭质疑

缅甸上周五(28日)发生强震,泰国曼谷震感强烈,导致恰图恰区一栋在建的33层高楼倒塌。该建筑由中国中铁十局与泰国意大利-泰国发展公共有限公司(ITD)组成的合资企业承建,原计划作为泰国审计署的新办公大楼。泰国审计署大楼倒塌,毗邻的一栋“烂尾楼”却安然无恙,引发质疑。

缅甸实皆地区发生里氏7.7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波及范围约一千公里,影响包括泰国曼谷和清迈等地。然而,在曼谷地区,唯一瞬间倒塌的建筑是中国企业承包并施工的泰国审计署大楼。

居住在清迈的作家王继于本周一(3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他的住所位于缅甸实皆与泰国曼谷之间,地震发生时,他目睹自家泳池内的水被震出超过一米高的浪潮。然而,小区内三十多栋别墅均完好无损,未见明显损害。他说:“我正好在洗澡,突然一阵昏厥,我说我难道血压高了吗?从厨房抬头望出去,游泳池的浪翻起一、两米高。野夫去拍了一张照,还被中国新闻社用了。我们这个楼很好,一点裂缝都没有。”

施工质量遭质疑 “烂尾楼”安然无恙

对于曼谷一栋33层高楼在地震瞬间倒塌,王继说,中国企业承建的这座新楼倒塌“有点不可思议”,连日来,并引发海内外网民热议:“中方施工的这座大楼在五秒钟内全部倒塌,但它旁边一座烂尾楼,泰国人建的,现在一点事都没有。现在(曼谷)所有的大楼都在降价,唯独这栋烂尾楼丝毫没有动,一下子升值了。这栋楼一塌,中铁十局把他们网站上正在宣传的照片等内容都撤了,而且现在国内不准报这些事。”

在曼谷,至31日下午,地震造成至少19死,另有多人失踪或受伤。倒塌时,大楼施工进度约为30%,现场建筑结构受损严重,数秒内整栋大楼坍塌,尘土遮天蔽日,波及周边道路和车站。

承建商遭质疑 施工质量受关注

这起大楼倒塌事故引发公众对建筑质量和抗震设计的质疑。中铁十局曾表示,该项目将成为其在泰国的标志性工程,强调高质量建设。然而,大楼在地震中迅速倒塌,使外界质疑其施工质量和抗震能力。

中铁一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李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曼谷审计大楼倒塌的主要原因除了设计本身,还与地基和主要建材有关:“跟材料也有关系,偷工减料,它用的好多建材应该是国内的,泰国没有大型建材厂。原来中国的建筑业在海外的名声不错,迪拜的‘七星级‘(帆船酒店)是中国的江苏的建筑工人去建的。这些年国内高速路、楼房出的事也不少。一般建筑行业有修改设计、上级批复等流程,比如原来用45号钢改30号钢,原设计单位认可的话,施工单位就可这么干了,所谓追加或减少材料、项目都是他们自己圈子内的,可以说是‘准规则‘,不是‘潜规则‘。”

李先生说,建筑施工中,许多项目可随时增减,但需要投资方同意。如果未征得投资方同意,擅自增减施工项目、改变钢材和用料规格都属违规行为。他说:“投资方清楚不清楚,或者是否经过他同意,或者给点好处等等,这些事情都说不清。总而言之,楼不塌,什么事都好说;楼一塌,什么事都出来了。现在泰国政府都要出来说话了。”

事发后,中铁十局在其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上删除了此前关于该大楼封顶仪式的文章。泰国政府已下令对项目质量展开彻查,并要求相关企业提供施工资料和抗震评估报告。

泰国警方扣押文件 四名中国男子被调查

泰国《泰叻报》报道,事故发生次日(29日)有四名中国男子进入倒塌大楼,并取走大量文件。这批文件涉及承建商和分判商的工程资料,包括承包商信息、工程检查通知、RFID副本、电气及运输系统相关文件等。目前,警方已扣押全部文件,并与曼谷市政府合作展开进一步调查,初步决定对四人提起诉讼。

倒塌建筑自2020年开始兴建,2024年3月31日完成封顶,原计划于2026年完工。旅居泰国的艺术家杜应红对本台表示,十多年来,中国的“基建狂魔”不仅仅在中国留下大量“豆腐渣工程”,如“楼歪歪”“楼脆脆”等灾难性事故,如今还蔓延到境外:“无论在泰国,还是在缅甸、老挝以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只要中国参与的合作项目都不会百分之百达标,因为腐败无处不在。”

事发后,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与中国应急管理部专家组,与泰国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会面。在会谈中,阿努廷表示,泰国政府将尽快查明大楼倒塌的原因。内政部已成立委员会调查此次事故,预计在七天内提交报告,调查范围包括设计师、施工监理单位和承包商,重点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不合格材料或未按照施工计划执行。此外,阿努廷还强调,中国的承包商不被允许进入事故现场。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