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查核|英国国安法比香港国安法更易危害人权?

标签:部分正确

一分钟完读:

英国国会在7月11日通过了《 国家安全法》(NSA,以下简称国安法)。该法生效几周后,亲北京港媒报纸《大公报》先后发表了以 "大公报"为署名的社评和吉林省政协委员、律师陈子迁的 评论文章,批评英国以及欧美国家政府严厉谴责2020年通过的 香港国安法,却同时颁布了比中国更严苛的国安法,明显采取了双重标准。又指出该法某些条文赋予政府的权力容易被滥用。

为核查《大公报》社评的批评,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阅了该法案的文本和立法过程的官方档案。并访问了参与该法案修订的国会议员、英国内政部以及独立的法律专家。我们发现《大公报》所描述的法律条文字面内容基本属实,但两篇社评忽略了英国和中国权力制衡机制的不同,两国司法体系的专业及可信度也相差极大。

深度分析:

2023年7月,八名居住在不同国家的人以违反香港国安法为罪受到香港政府通缉,其中一些人持有外国国籍 。 (美联社图片)
2023年7月,八名居住在不同国家的人以违反香港国安法为罪受到香港政府通缉,其中一些人持有外国国籍 。 (美联社图片)

《大公报》批评法案列出的大部分罪名有域外效力,这样的说法基本属实。研究国家安全的法律学者萨拉·肯德尔(Sarah Kendall)也同意英国国安法规定的多数罪行具有域外效力,这意味着外国人也可能遭指控违反英国国安法。

英国政府可以根据国安法指控并逮捕外国公民?

英国内政部发言人对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说,跟从前的世界相比,现在更易在海外远处从事间谍活动,因此法律必须针对某些罪行具备域外效力。

但发言人也强调,英国如果要追诉、指控外国公民,先须获得英国总检察长的批准,并且必须依照国际间既定的程序,将被告引渡到英国接受法院审判。

经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的批准,2023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并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旨在打击敌对外国势力。 (美联社图片)
经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的批准,2023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并颁布了国家安全法,旨在打击敌对外国势力。 (美联社图片)

英国警方可以在无搜查令的情况下执行搜查?法院也能闭门审理?

《大公报》在社评中也批评根据新的国安法,英国警方可以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搜查嫌犯。内政部发言人对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强调法案确实允许警察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进行搜查。但“这只会在需要紧急行动的极端情况下,警察才能使用这项权力。”再者,若警察局长允许警员进行如此搜查,必须马上通知内政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

《大公报》批评英国法院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无需经过公开审讯。肯德尔证实,的确根据国安法,法院确实可以因“保护国家安全”的理由不进行公开审讯。但目前并不清楚法院会如何执行这项规定。

英国警方可以在没有逮捕令下逮捕并羁押嫌疑人吗?

《大公报》称,法律允许警方采取无证逮捕。此说正确。根据国安法条文,一旦警察怀疑有人参与外国势力主导的活动,可以将嫌疑人扣押最多48小时,无需提出指控。

发言人指出,该法还让警察和检察官向法院申请延期扣押时间,将嫌疑人接着扣押七天。七天到期,可以再次进一步申请延期七天,总共羁押最长14天。

但英国内政部发言人强调,这项权力是例外情况,仅用于调查涉嫌与外国敌对势力有关人物。

英国可以对嫌犯实施禁止外出、禁用电子设备等强制处分?

《大公报》批评根据国安法,英国警方只要认为有“合理理由”,就可以禁止疑犯离开住所,或强制其身处某一处所,或禁止使用电脑、手机强制处分。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发现这样的批评部分正确:法律确实允许这些强制处分,但并不授权给警察。英国内政部发言人表示,只有内政大臣可以实施以上限制,而且必须先有正当的理由相信特定人物已经或正在参与新的外国势力威胁活动。同时内政大臣也必有正当理由认为,只能透过实行限制可以防止嫌疑人参与威胁活动,保护英国免受威胁。

内政大臣应当向法院申请颁布禁令的批准,不过情况紧急即可自主施加限制。尽管如此,若法院认为内政大臣决定明显有错,可以质疑并撤销内政大臣所下的任何禁令。同时嫌疑人也有权利向法院陈述立场,提出抗告。英国也设置独立监察人员监督内政大臣颁布的禁令,确保政府依法执行。

英国和中国治下的香港,司法公正度的评价如何?

《大公报》的社评指出,与香港国安法相比,英国国安法条文更严,更容易用其蔑视基础人权“是个加辣版的国安法律”。但《大公报》的批评牵涉到中国治下的香港,与英国法治受信赖的程度和公众评价问题。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阅了在 世界正义工程发布的全球法治指数,2015年至2022年中国从最高的71降到95位。而同一时期英国则在10到16位之间。尽管香港的排名也远高于中国大陆,然而香港国安法实施几年,名次不断下降,2022年从两年前排名全球第16位降到22位。

另外,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以百分评价的 历史法治排名,二十三年来英国的评分每次比中国高35至60分。最近2021年的评分,英国89.42分,中国只有53.85分。

再者,两地的司法救济制度也不相同。如果英国公民认为英国政府违反基本人权,使得自身的接受公平审判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被剥夺,可以要求欧洲人权法院审理案件。英国是《欧洲人权公约》的签署国,因此它有义务遵守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如果英国的国内法与《欧洲人权公约》存在冲突,英国法院应努力以与公约一致的方式解释和应用国内法。

与此相比, 一般相信香港缺乏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类似机构, 无法限制北京政府依照本身政治需要阐释国安法。例如,香港高等法院此前拒绝应港府要求,对反修例歌曲《愿荣光归香港》颁发禁制令,香港政府律政司就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提出上诉,批评原释法官考量有错,还说"法院应遵从行政机关判断"。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 afcl@rfa.org 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