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误导
一分钟完读:
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关押满一千天之际,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政府机构通过公告和外交公函等形式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简称“国安法”)实施以来,包括新闻自由在内,香港居民所有的基本权利与自由都受到更好的保障。
但综合多家非政府组织的统计或调查显示,“国安法”2020年实施至今,香港特区政府已起诉至少28位记者与媒体工作者,其中,仍有12人遭关押;至少8家新闻机构停运,香港的公民社会也在“国安法”实施后有明显恶化。
对照上述数据,中国官方声称“国安法”让香港“由乱到治”“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基本权利与自由都受到更好保障”的说法,与现况不符,属误导信息。
深度分析:
9月25日,香港 西九龙法院裁定,香港记协主席陈朗升"阻碍公职人员"罪名成立,判囚五日。这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记者在采访场合与港警对峙后遭判刑的最新例证。就在陈朗升被判有罪前一天,为阻止英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期间主办声援黎智英和支持香港新闻自由的活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发函向各国施压,警告各国不要参与或干预中国内政。
该信件经人权组织和 媒体向大众披露,信中称,香港特区自"国安法"实施以来,居民所有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包括新闻自由在内——都受到了更好保障。
类似的说法,也被中国外交部、港府等政府机构和官方媒体一再宣称。
香港特区政府 9月28日表示,"国安法"实施以来,"市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好保障""传媒可以依法行使其新闻自由"。 外交部驻港公署 发言人也同时表示,香港"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国安法"明确保障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 大公报》等有中国官方背景的媒体也曾报道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新闻自由在安全、稳定、法治的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
国安法前后,多位新闻人被诉、被捕
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官方针对《国安法》施行之后香港新闻自由“更有保障”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英国国会跨党派香港小组今年4月发表针对香港新闻自由的 报告,2020年《香港国安法》生效后,至少8家独立新闻机构为保护员工或是因有记者遭逮捕而关门,近1000名香港新闻从业人员失业,其中逾200人已离港。
总部位于法国的 无国界记者(RSF)统计,"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已起诉28位记者与媒体工作者,其中,仍有12人至今在牢里,包括黎智英在内,隶属于《苹果日报》的香港媒体工作者就有8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将“国安法”实施前后,影响香港新闻自由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整理如下:
行业、学界观察 香港新闻自由度下滑
关于香港的新闻自由程度,无国界记者的 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显示,在180个国家与地区中,香港在2010年曾居第34名,至2019年退至70名。到了2023年,香港继续下滑至140名。美国非营利组织自由之家的 全球自由指数数据库中,香港的整体自由指数从67下降到42,其中自由表达和信仰权利的分项指数近十年来则从14下降至7。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任李立峰2022年发表 研究报告,分析《国安法》实行后对香港新闻行业的影响,他认为,香港批判型媒体的消亡,可理解为民主倒退或独裁加速进程的一部分,而香港的例子凸显在民主倒退期,国家可通过新闻控制的法制化,来限缩新闻自由,也就是建立和利用法律为工具,来控制媒体和新闻工作。
因此,相关研究、数据与指标都显示,在“国安法”实施以后,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到压制。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6月30日通过香港"国安法",并将其纳入香港特区"基本法"附件三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布实施。"国安法"规定了"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勾结外国势力" 和"恐怖活动"等罪名。 非官方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7月1日,至少有264人因违反《国安法》遭逮捕、148人遭起诉。
至截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没有回复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的问询。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 Asia Fact Check Lab )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 afcl@rfa.org 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