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多省发布的财政预算报告强调要“收支紧平衡”,并提出要确保地方债券如期偿还,把化解隐形债务作为地方财政的重点。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所谓“紧平衡”,是指供需在短期内大致上维持平衡,但并没有任何多余的资源,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稳定。
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报道显示,四川省的2025年财政预算报告指出,要扩大专项债券的使用范围和规模;广东省的报告则说,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明显,必须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与此同时,浙江省的报告表示,地方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的刚性需求增长,整体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黑龙江则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地方债务监测监管,防止违规违法的新增隐性债务。江苏省、吉林省也都在报告中提到类似的举措。
有专家分析说,地方隐性债务形成的原因是预算管理没有切实执行,因此要提高预算的约束性,还要加强政府债务监督,推动全面性政府债务监测。
本台此前曾报道,中国经济下行明显,多地财政吃紧,公务员或其他体制内人员的欠薪事件也时有发生。地方财政吃紧还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指引在地方上的推行。
责编:梒青; 网编: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