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电报道,在中美贸易关税战的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抵达越南河内。他呼吁中越在贸易和供应链取得更强合作关系。
新华社14日晚发布快讯指出,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内容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
习近平14日至18日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纽约时报》报导指出,中国希望借此减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所带来的冲击。不过中国与当地国家关系相当复杂,这些国家面临美中外交平衡问题,并且也要防止大量廉价中国商品冲击当地经济。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此时访问东南亚,意在趁区域国家与美国因关税问题产生摩擦之际,主动拉近关系,但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本身仍存在矛盾,因此它们不会因而“选边站队”向北京靠拢。
庄嘉颖说:“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东南亚国家其实就面对中国商品的转移外销,这对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美国现在对华高关税延续,可能会有更多中国商品转卖至东南亚,东南亚市场是否能吸收这些产品,将是很大的问题,连带也需考量东南亚企业会不会因此损失及边缘化。”
他进一步补充道,即使东南亚国家选择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国市场也难以取代美国在需求层面的作用:“一方面,中国的内部开销很长时间无法提升,所以它也没办法吸收来自东南亚的进口,另一方面,中国很多从东南亚的进口是为了进行组装,最后再卖到美国。所以中国能提供的替代市场其实没那么大。”
路透社报道,在美国的压力下,越南正在收紧对中国货品的控管,确保打着“越南生产”标签的货品有足够的附加价值。
不过,庄嘉颖指出,要东南亚国家全面配合美国、与中国大幅脱钩,实际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越南跟其他国家一样,它很多企业其实受益在‘中国+1’的框架下,当时有些工厂有牵至越南,但是整体供应链和资金还是与中国有联系,所以这些国家要与中国做切割其实相当困难。”
中国货品目前面临美国145%的关税,而越南则是和美国协商中,希望降低美国对越南产品46%的关税。
越南领导人苏林则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越南方面希望增强和中国在铁路、国防、安全和基础建设的合作。
本台日前曾报道,习近平在本月8号和9号的中共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构想,试图联合周边国家打贸易战。
另外,路透报道,在外贸商“抢订单”的支撑下,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幅优预期,3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12.4%,显示“关税战”的负面冲击尚未显现。不过,考虑到加征关税措施陆续在4月生效、贸易摩擦仍面临升级的可能、全球贸易量已现回落态势,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出口受到的负面冲击将在二季度显现,短期内出口下行已是大趋势。
此外,据本台此前报道,上周四,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成员国经济部长在视讯会议后宣布,东盟已达成共识,不会对美国祭出的单边关税措施采取报复行动。东盟表示,已准备好与美方展开对话,期望以合作取代对抗。当时便有专家指出,东盟必须加强内部协调,对美展现集体力量,不单独与美谈判,是拯救东南亚供应链的唯一出路。
对此,庄嘉颖指出,东盟在本世纪以来一直难以形成统一立场,无论是在与中国的南海谈判,还是对缅甸内战的共同回应上都可见一斑:”东盟虽然说要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谈判,它内部还是需要一定的整合——这一直是东盟长期的挑战。“
责编:李亚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