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充满矛盾的一生

MC:英国广播公司退休记者菲利普.肖特历时七年写成的《毛泽东传》最近由美国纽约的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美国《纽约时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都刊登了书评。以下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对书的作者,菲利普.肖特的采访报道。 VOICE:最近由美国纽约的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毛泽东传》一书是由英国广播公司退休的资深记者菲利普.肖特在他华裔妻子协助下,历时七年写成的。作为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曾在北京工作过四年的外国记者,作者在他七百多页的著作中描述了毛泽东一生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细节。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毛泽东传》这本书,记者采访了目前侨居法国的书作者,肖特先生。采访中,肖特先生首先谈了他写作《毛泽东传》这本书的动机: ACT1 “我认为毛泽东不仅是二十世纪也是现代历史上一位具有支配影响力的领袖人物,是他领导中国从中世纪的文化和文明进入现代的纪元。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渐进地经历了中世纪到现代社会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这段发展历史却压缩了。看看中国二十世纪初一二十年代的生活方式,与清代 宋朝,甚至唐朝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几乎没有改变。二十世纪初,儒家思想仍然被视为正统的观念。然而,毛泽东在短短五十年中摧毁了存在已久的旧制度,催生了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新的社会制度。这是惊人的变化。毛泽东吸引我是因为他是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是他领导中国真正站起来了,是他在很短的时间里使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起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毛泽东是位伟大的领袖,因为他完成了伟大的变革;毛泽东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性格,有着广泛的才能。他不仅是个革命家、诗人、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战略家。所有这些使毛泽东成为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物。” 肖特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他的《毛泽东传》可以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所做所为和思想脉络的发展。评价毛泽东不应像过去那样把他当成 " 伟大的舵手”,而是应该把他看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记者普拉特在他书评文章中说,毛泽东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和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的所作所为集于一身。肖特先生不同意这种说法: ACT 2“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毛泽东是中国人,是中国的领导人,根植于中国的文明之中,不能将毛泽东与乔治.华盛顿,斯大林或其它外国领导人相比。不过,我理解书评作者的意思。许多人认为毛泽东是位残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领导人。中国人比谁都清楚实现毛泽东目的所付出的代价:人的生命、大跃进运动、文革中以及各种政治运动中死去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是像斯大林,但不完全一样。说毛泽东像华盛顿是因为他是现代中国的缔造者,是当今中国的开创者。”肖特认为,将毛泽东与其它国家的领导人类比很难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像毛泽东那样领导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摆脱传统落后,进入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毛泽东为今天中国的成就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肖特在书中也描述了毛泽东统治黑暗的地方。例如,他估计,中国少则两千三百万,多则三千五百万人死于中国历次运动,如五八年的“大跃进”, 随后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史无前例的文革之中。 肖特由此得出结论:毛泽东是历史上“为自己的人民带来的死亡人数比任何领导人都多“。《纽约时报》记者伯恩斯在评论肖特书的文章中说,肖特将毛泽东描绘成一位富有报复心和操纵他人的暴君,妄想心理很重,有时可以坦诚地自我批评,但对于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却毫不留情地打倒。早在五七年时,毛泽东脱离现实的所思 所想,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十分离谱的程度。肖特对此持肯定的态度。 他说: ACT 3“ 伯恩斯的评论十分中肯。毛泽东的确有报复心理,老年时容易发脾气,乖戾,难以揣测。现在中国领导人说四九年以前毛泽东是个很好的领导人,四九年后开始犯错误,六六年后开始犯十分严重的错误,变成一个不好的领导人,一个恶魔一个独裁者。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毛泽东始终没有变化。当观察毛泽东晚年的妄想,你就可以察觉到他那些妄想的根源。如文革和反 ‘四旧’运动中毛泽东的妄想都可以从他二三十岁时的经历和写的文章中看到。当中国人民在他的统治下生活得拮据的时候,他产生幻想,脱离人民,脱离现实。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有连续性的,不是孤立地发生在晚年的毛泽东身上。年青的毛泽东早为晚年的毛泽东埋下了种子。”伯恩斯还在书评中写到,肖特将毛泽东描绘成既没有像斯大林那样从肉体上把他的敌人消灭,也没有像希特勒那样想用毒气室灭绝一个民族。 相比之下,毛泽东是想重塑一个民族。斯大林关心的是他的臣民做什么或可能做什么, 希特勒关心的是他的臣民是谁,而毛泽东关心的则是他的臣民在想什么。尽管如此, 三者的共同点是都造成各自国家大量无辜民众的死亡。 普拉特在书评中认为肖特写作《毛泽东传》可能是以研究中国的学者学生为对象,而非普通读者。为此,肖特说: ACT4 “如果读者把我的书当做一本学术著作,我会感到很苦恼,因为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我希望读者把它当做一本冒险故事的书,一本关于一个非同寻常人的非同寻常的故事。” 中国作家莫言在一篇写毛泽东逝世那一天感受的文章说,“毛主席死之后, 中国再也不会有谁能像他那样,以一个人的死去或者活着,影响千万人的命运”。肖特在《毛泽东传》的结尾写到,“历史在中国逐渐展开,对毛泽东在其国家过去历史中的地位做最终评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