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俄罗斯和中国的领导人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宣称,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俄罗斯政界不同人士和老百姓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呢?来自俄罗斯的一位学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在美国一所高等院校发表了看法。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报道。VOICE: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在九十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不仅开始重新修好,而且随后得到迅速发展,以至到九十年代中期,俄中双方领导人宣称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战略性伙伴关系”。然而,研究俄中关系的人通常指出,俄中所谓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只限于两国对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不满。而俄罗斯政界不同政党的人士和一般老百姓对中国的看法,也并非与政府领导人的政策完全相符合。目前正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作访问学者的俄罗斯学者,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和莫斯科“政治和法律研究学院”主任亚力山大-鲁金博士,就俄中关系和中国在俄罗斯政界人士和老百姓眼中的形象,最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尼茨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鲁金在讲话中不仅分析了俄中关系今天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他还回顾了俄中关系几百年来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鲁金指出,在沙皇俄国时期,俄国对中国的看法主要基于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疑虑甚至恐怖感,基于当时欧洲盛行一时的所谓“黄祸”威胁论上。后来,在苏联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同,苏中两国至少在六十年代之前存在一种不基于文化和历史疑虑的、大致上志同道合的关系。但六十年代期间苏中关系崩溃并开始迅速敌对化,从而重新恢复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历史性疑虑感和不信任态度。鲁金博士讲述道,在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虽然开始解冻,但是,已经摆脱共产主义的俄罗斯政府,将自己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与西方和欧洲发展关系上。中国虽然当时在经济改革方面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俄罗斯政界和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改革道路并不符合俄罗斯的条件,而且,他们认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提供,中国的企业公司也缺乏西方企业公司所具有的大量投资资金和高度商业技术能力。然而,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对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越发不满的俄罗斯,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并在那里找到了知音。同时,俄罗斯一些政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开始提倡与中国发展关系符合俄罗斯利益的看法。这些人士不仅包括共产党成员,也包括其它不同政党的人士。鲁金博士表示:ACT1:在支持和羡慕中国改革的人士当中有共产党的同情者。共产党人士认为,共产主义在俄罗斯的垮台,使中国变成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唯一堡垒,因此,俄罗斯应该与中国加强关系,以在国际上建立一个反西方阵营。这些人甚至提倡与中国建立一种类似六十年代前的那种政治军事联盟。而其他人则认为,因为中国是俄罗斯的近邻,与中国存在良好关系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至于俄罗斯的老百姓,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因地而异。在俄罗斯远东的老百姓,由于九十年代初和中期大量质量低下的中国商品充斥那里,以及大批中国非法移民的出现,而对中国人具有不太友好的看法。远东各省的省长也属于俄罗斯政界人士中最相信“中国威胁论”的人。而俄罗斯其它地区老百姓,对中国人的看法则五花八门。鲁金博士说:“根据全俄罗斯公众舆论中心的调查:当被问及,中国和西方,哪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更有利时,大部分俄罗斯人认为,美国和欧洲的发展经验,恐怕对俄罗斯更适合。另外当被问及,俄罗斯在文化传统上与欧洲还是与东方邻国更接近时,俄罗斯人认为欧洲文化与他们的更相近。”鲁金博士除了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以外,还于八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九十年代初期,他又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