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七)

<;点击收听>;MC:听众朋友,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专题节目的第五集里,动物保护专家们谴责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奢侈性消费。今天,本台记者吴晶要和您专门谈谈另一种野生动物消费,也就是中国现在颇为流行的"吃野味"的风气。Voice:听众朋友,中国的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越往南下食文化就越昌盛,吃的品种多、胆子大、方法新奇。近年人们有钱了,一般的营养早已不在话下。为了追求美味、品尝新奇、进补强身,吃野味就从南向北蔚然成风。福建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郑冀勇这样说:Act:郑15:现在是有钱了,家禽他不吃了,要吃山珍海味了。鸡鸭鱼肉我不吃,要吃蛇、吃猫头鹰、吃孔雀。Voice:野味者,野生动物也、入口之美味也。北京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林易说:Act:林易7(后):在很多人的眼里,动物就是肉。我接触的很多人,只要一说到某一个野生动物,近乎是一种本能的反应,马上就会问:"好吃吗"?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悲哀的。Voice:以无奇不有著称的广东菜,菜单中囊括全国大部分动物物种。其中不乏稀有甚至濒危物种。当地政府官员承认,广东是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贩卖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处长赵胜利说,中国人餐桌上的濒危物种包括:Act赵7:现在听到的反映主要是爬行类的一些动物,像穿山甲、娃娃鱼。还有一些鸟类也受到威胁。Voice:追求新奇是人类的天性。世界上有的国家民族喜欢探险,而中国人似乎更热衷尝鲜。吃过本地本国的品种,还要尝尝外国的野味。在上海管理濒危物种进出口的孔毅说:Act孔17:也有一些从泰国进口的,比方黄麂的肉、鳄鱼肉。Voice: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士张恩迪指出,中国人吃野味的饮食文化近来大有"南风北移"的趋势。Act张36:吃野生动物我把它概括叫"南风北移"吧。因为我本人是上海人,我知道原来上海本邦菜中除了长江里的一些鱼以外,很少有野生动物。但是因为上海餐馆的变化,特别是粤菜也就是广东菜的引入以后,吃野生动物就增加了。比如蛇。因为上海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媒体也进行炒作,说蛇是什么凉性的,或者是对皮肤好。我们一个调查发现,上海每一年在餐馆里的消耗的蛇是一千吨。就是一天有三吨的活蛇在餐馆里给吃掉了。现在是比较大一点的或者是中档以上的餐馆都有蛇供应。Voice:那您看这个"风"还继续向北移吗?Act张(continue):有可能,除非蛇吃光了。还跟各个地方现在流行什么菜有关。像北京就经常在变,一会广东菜,一会上海菜,一会东北菜。上海最近在流行杭州菜,所以我估计可能会有所下降。Voice: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院院长徐宏发教授也说,上海人吃野味、尤其是蛇,可说"后来居上",已经超过了广州:Act徐19:现在吃蛇是越来越多。很多宾馆哪、饭店哪都以蛇来招揽食客。所以上海消耗蛇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广州。 Act:徐24:特别开得好的饭店、高级的饭店都有这种野味,而且数量不少。所以现在一直是上升的势头。Voice:上海人口多、人均收入高,但可供食用的野生动物资源又缺少,人们便"缺"不择食。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上海办事处的孔毅说:Act孔14:记得80年代的时候上海还没有这个习惯吃野生动物,尤其是吃蛇吃蛙的。(上海吃田鸡早就吃的吧?)吃田鸡是有,问题是现在不光吃田鸡,连青蛙、癞蛤蟆,什么都吃。Voice:吃野味一旦成为时尚,不光流行的地域变广,食用人群的面也更宽: Act:孔13:食用野生动物。这几年上海吃蛇吃蛙,这个量是逐年增加。现在吃野生动物作为一个时尚,补啊、或是长寿啊、或是保持青春啊,所以吃野生动物的人越来越多,包括老人、小孩、年轻的女同志,吃野生动物的这个面太广。Voice:吃野味在中国南风北移,甚至风靡各地。这似乎是由于人们富有了、生活改善了。越有钱就越要吃得珍奇。在福建省龙岩市自费开办野生动物园的郑冀勇说:Act郑冀勇:我跟你讲我们龙岩这个地方,资源多钱多。只要你一有钱,什么都买得到。Voice:最令我惊奇的,是现在居然有人吃虎肉:Act郑:他就卖给酒家嘛,酒家拿去卖高价嘛。拿去杀了吃嘛。(有吃虎肉的?)Act郑14:(哎),我们这大款比较多,他什么都敢吃。他还到我们动物园来讲:我要跟你买孔雀,一只多少钱?卖给我。Voice:中国吃野味之风盛行,好象确实和经济发展有些关联。上海的张教授、徐教授都说:Act张36:吃野生动物都是一些经济上爆发的那些省份。广东啊、浙江啊,改革开放以后它们发展得比较快。Act徐23:这个我估计主要是生活水平现在有所提高。吃蛇因为价格是比较高的,以前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现在呢到饭店里面吃饭的人很多、很热闹,这样野味就很能吸引人了。Voice: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上海办事处的孔毅也认为,吃野味与经济发达和富裕程度成正比:Act:孔30:是成正比的。有一些是为了款待:除了这个再没别的菜,那么就想变点花样;一变花样就变到这上头去了。主要是为了提高一桌饭的档次,就靠这些东西往上提。就像你戴个项链就戴个象牙的,或家里摆个象牙制品;我戴个眼镜要是用玳瑁做的,价钱一下就又上去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Voice:但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赵胜利,并不认为经济发达了人们富裕了,就一定要食用野生动物:Act赵17:我觉得不应该归结于经济发达了。不一定说经济发达地区就一定要吃野生动物。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和地域性的饮食文化有很大关系。饮食文化不等于饮食文明。一个民族在它的历史或发展当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或者叫做惰性。我个人认为,南方许多人吃野生动物这种习惯也是他的一种陋习。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么他就觉得:有钱我就要消费嘛、把生活改善嘛。但是,他恰恰是把吃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生活改善或者提高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和尺度了。至于其它的地区,他可能就把钱用来购买房屋、装修房屋上了,不一定非要去吃野生动物。Voice:人生可有物质和精神的诸多享受。为什么有了钱就不仅要大吃,而且偏要吃珍稀野味呢?这种陋习源于何处、又为何泛滥呢?张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鼓励吃野味的旧观念:Act张35:跟我们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里面的所谓吃野味呀,或者"吃什么?a什么"、"以形?a形"这种观念也有关系。所以吃野生动物,越是珍贵的可能越补。Voice:徐教授指导的市民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Act:徐22:我们生物系的大学生进行市民的调查发现,第一个想法就是吃野生动物能够强身。中国人有一个观念认为吃什么补什么。比如吃猴脑就能补脑子、吃肾脏就能补肾脏。第二个呢,他们认为野生动物在野外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主要的想法就强身。Voice:不仅有传统的旧观念主张食用野生动物,更有当代人的时髦观念使之泛滥膨胀:Act徐22:第二种想法就是有很少的人、但是这些是有钱人,认为吃野生动物由于价格很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第三种想法就是好奇。因为这个东西没吃过,大家想??一下。这样的话呢,因为人口很多,大家都要尝一下,那数量就非常多了。Voice:北京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林易也认为,有些人吃野味其实未必真是追求美味:Act林24:对,实际呢并不是对于营养和美味的追求,现在几乎所有追求吃野生动物的,完完全全是一种猎奇和炫耀。就是什么东西越吃不着,我吃到它了,表明我的身份越尊贵。Voice:虚荣和求新心理助长吃野味之风。吃野味之风还有官场应酬的实际需要。张恩迪教授说:Act张35(中):另外一个还有公款请客。因为你要请某某重要人物的话,光给他们吃什么原来的那些家常菜已经显然觉得不够档次了,就会想尽各种方法来提高宴席的规格和规模。那么吃野生动物就盛行。Voice:孔毅和赵胜利说,说起来,吃野味最多的,往往正是那些天天高喊精神文明的领导:Act:孔27:我们去年也做过食野生动物方面的调查。吃野生动物什么人吃得比较多呢?一个是大人,还一个就是当领导的吃得比较多。这个讲起来不好讲。Act赵9:往往要吃的人,他的社会地位呀、经济地位又是很高的一些人。一般人、一个普通的工人他也不会去里面吃野生动物。统计的结果来看,经常吃野生动物的人就是极少数,就是大城市里边的只有百分之2.7的人经常到饭店来点野生动物吃。(大概都是些什么人呢?)主要还是一些经济上有钱的啦、还有一些人被别人请、到饭店就餐。一般的普通百姓啊或者是工薪阶层啊,难以承受起这种消费。Voice:身居社会高位或暴发为商界大款却不知生态和动物保护为何物,这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哀,也是中国生态和野生动物的悲哀。北京的动物保护志愿者林易说:Act林8:我觉得中国自古有很多很好的文化。但是其中有一个文化是非常非常肮脏的,就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灭绝了多少非常非常宝贵的生命。像我所知道的濒危的野生动物,几乎全是在中国饮食文化的餐桌上一步一步走向濒危的。Act林16(last):我们在城里一些高档的饭馆里可能看不到更多的野生动物,但是在外地我去过很多自然保护区或者旅游区,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这个问题。在武夷山的旅游区,那一条街,除了卖野生的蛇以外,像野生的绿头鸭猫头鹰穿山甲果子狸,还有各种的鹿肉熊肉,多得简直不能计数。我觉得有的时候,传统的东西该改变的还是应该改变。Voice:听众朋友,大吃野味不仅威胁已经濒危动物,更令人堪忧的是,照国人这样的吃法,即使许多动物现在还不濒危,大概要不了太久也将频频告急。到那时候,人类即使想要癞蛤蟆作伴,恐怕也要踏破铁鞋无觅处、挖地三尺了!好,今天我们就先谈到这。我是吴晶,下次节目再会。 仅去年12月警方对市场、饭店和旅馆进行的五天突击检查,就查出317起买卖和食用濒危动物的案件,1万7千种野生动物获救,其中77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食蚁兽和热带蜥蜴等稀有动物。Voice:徐宏发教授也说:徐25:上海以前吃癞蛤蟆的很少,现在吃癞蛤蟆的也很多。现在一直是上升的势头。Act:张35(中):先是大家都比较穷,那个时候主要想吃猪肉牛肉鱼啊常用的蛋白质。但是一旦有了钱,虚荣心或者求新的愿望就强烈了。觉得吃野生动物是物以稀为贵。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四)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五)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