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出席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第七次全会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作了出色的准备工作,但是他表示,要注重那些“最终塑造中国形象的相对无形的因素”。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表扬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所作出色的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说:“我们都要记得,对奥运会的评估,不仅要看奥运工程的技术层面,还要看奥运会对全世界留下了什么印象;所以我们不光要保证技术因素一一到位,还要注重那些最终将塑造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的相对无形的因素。”
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教授朱永德在谈到他对罗格这番话的理解时说,罗格一方面是表达对北京奥运筹备工作的鼓励,一方面看来是就人权和媒体自由问题向北京施压:
“奥委会主席到中国去很愿意鼓励中国、赞扬中国,这没有问题,但是最近关于记者不自由的几个案件和律师的几个案子在中国发生。西方国家知道中国害怕搞不好奥运、怕搞不成功。所以借着这些给中国一些压力。”
芝加哥大学教授杨大力表示,罗格所说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主要包括人们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中国的人权和媒体自由、以及反腐等方面的情况:
“中国政府的形象主要是在西方的形象。因为我们芝加哥国际事务委员会做的最新调查表明,实际上在亚洲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都觉得更多的是因为机会。但是尤其在美国,大家对中国的印象不是特别好。担心中国崛起带来的一些影响。当然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在人权、对记者的打压等,这些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
但是北京一方面奥运场馆建设非常好,另外一方面就是腐败的问题,因为负责指导奥运会建设的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现在被双轨。如果说有更多尤其是场馆方面的腐败案例发生的话,那就会有相当大的冲击。我觉得这个可能从目前来讲是最重要的。”
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体育记者包勇敏表示,在中国人权问题上,国际奥委会承受着来自人权组织的的压力。罗格在北京有关注重形象的讲话很委婉,主要是起一个点拨作用:
“我个人觉得它这个东西不能明讲,只是点了一下而已。因为长期以来中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是比较负面的。国际奥委会实际上已经承受了某种程度的压力。我想很多国际人权机构都会趁这个机会向国际奥委会点一点。”
法新社的报道说,自从2005年10月罗格访问北京以来,中国的人权问题所引起的关注、以及有关媒体自由受到打压的报道使北京的形象受到损害。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