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一)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是一个以促进农村妇女发展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成立十几年来,在中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农村妇女发展项目。最近,该中心又提出新构想,开始在中国各地陆续建立农家女书社,让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就此对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谢丽华,以及一些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她的报道。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自1993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为农村妇女服务的目标,帮助她们提高自身能力,开发潜能,实现男女平等。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创办人谢丽华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心成立十几年来,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类项目,受到农村妇女的欢迎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谢丽华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她说,她并不满足现状,发展中心也不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作点善事。她说,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社区发展活动有一个突出的弱点,就是项目在,活动在,项目停,活动停。如何将中心的理念和项目活动在农村社区持续下去呢?由此就萌发了建立农家女书社的想法:

“因为我们在农村都是去做项目。我们有项目的时候就做,没有项目的时候我们就走了。然后,我们从今年开始启动在农村建立农家女书社,这也是农民跟我们提出来的。就是让农村妇女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书社。启动一个书社,我们完全依靠的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力量,让书社实际上除了是一个读书阅览的地方以外,更多的是一个活动的场所,就把村民们组织起来。我们走了,这些骨干也能够组织妇女,成为一个长效的机制。现在像连锁店一样,我们挂统一的标识。我们的工作就是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筹募资金。”

正如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宗旨所说,“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可以享用一生。”谢丽华说,今年8月到9月,试点书社已经开始正式运营:

“启动一个书社要2万块钱到3万块钱。根据不同地方,第一年进来有1000册以上的书,这些书可以向社会募集。另外,我们要让农村妇女,其实在市场推进得很快的,就是在很多农村可以上网。农村妇女好像跟电脑无缘,我们觉得应该把这个大家都已经享有的技术让农村妇女也享有。书社我们也配备了电脑,配备了VCD,配备了电视机。我们把光盘拿到农村去。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的。”

谢丽华说,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已经在北京、河北、山西和浙江建立了6个试点村:

“我们正在跟香港乐施会谈,未来由他们再资助20到30个书社,这些可能会用到西部地区。我们也是通过各种方式, 一边总结出经验教训,让这些书社办了一个是一个。其实国家也在投入搞农民书屋,我觉得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农民自发的参与,有的时候就成了摆设,就成了一个政绩工程,没有人可能就锁在那儿了。我觉得我们实际上让农民看书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因为他没有阅读的习惯。有时候也不相信这些东西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变化。我觉得让农村妇女能够读起书来,我们的工作就是培训一些骨干,让农村妇女她们自己来掌握自己活动的舞台。这是我们一个新的目标。”

河北省青龙满足自治县土门子乡东蒿村的农家女书社是试点书社之一,于今年9月18号成立,书社负责人李桂民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介绍情况说:

记者:““现在这个书社的规模怎么样?”

李桂民:“现在还可以,农村妇女看书是刚刚启动。前段时间是小学生开始介入,然后学生带动父母读书。因为农村妇女读书的兴趣并不高,很长时间都没有读书的习惯。后来想怎样打开这个局面?就从孩子身上想起的。”

记者:“一般妇女能识字吧?”

李桂民:“能识字,但文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

那么,现在来书社看书的人多不多呢?李桂民说:

“每天都有孩子来借书,自己借几本,再给父母捎带几本,过几天再来借。我们这里看书的人都办借阅证,现在已经办了30多个借阅证,一个人办借阅证,全家都看书,一个人可以借3个人的书,一个孩子带动他们家3个人看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