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记者会上一番鼓吹之后,「富春山居图」的合璧被北京赋予「统一」的政治涵意 。三百六十一年来,分成两幅的原画真迹不曾一起展出过。在媒体炒热话题之后,浙江省博物馆同意出借「剩山图」,让两幅原画真迹得以连接展出,重现「富春山居图」的原貌。
刘兆玄在致辞时表示,两岸文化交流近几年很频繁,量和质不断提升,但也因交流频繁,两岸交流也出现一些问题和瓶颈要突破。他在最近听到两岸不少人要签一个什幺样的协议这种声音。认为两岸交流合作要继续推行,由易而难,当中累积经验发现问题,有需要时再签一个完整性的协议。
刘兆玄含蓄地反驳表示,两岸签署ECFA(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也是先交流、有成效后再坐下来谈,文化艺术交流也应这样做。
赵洪祝表示,这次展览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层面,也代表了两岸文化交流迈进了重要一步。这幅画成就于六百六十年前,却在三百六十年前被分成两段,在两岸各自保存这幅画六十年后才合璧展出。这个画,在三百多年以后,一截落在宝岛,一截落在浙江。它没有落在上海,也没有落在江苏,落在浙江,多幺难得。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成行,所以这就叫缘份。是盛事也是缘分。
赵洪祝表示,浙江是「富春山居图」创作地点,现在这幅画已在台湾展出,未来好好商量可到中国大陆展出。
在开幕仪式尾声,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赠送赵洪祝由台湾精品法兰瓷制作的「山水合璧」双瓶。双瓶印上「富春山居图」部分山水画图样。两人还拿这两个瓷器花瓶互碰,象征这幅画「合璧」。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所绘,明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临死前要将此画焚烧殉葬,被他的侄儿从火堆抢救出来,但画已被烧成两段。
被烧成两段的右段「剩山图」,长约五十一公分,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左段「无用师卷」长六百三十七公分则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常在接受台湾官方通讯社访问时表示,大陆方面有「主观期待」,借名画合璧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产生推进或助力,「目标很清楚」。
不过两图合璧是否就能满足北京的高度期待?那也未必。因为台湾内部与国际社会对于现状的认知,以及就现实客观角度看来,两岸关系并不会因为「合璧展出」单一事件就产生改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胡汉强发自台北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