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香港官场排名中, 仅次于特首的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和新鸿基地产商郭氏兄弟,周四被廉政公署拘捕。廉政公署发言人当天在其网站回应传媒查询,证实拘捕了一间香港上市公司的两名高层人员及一名香港政府前主要官员,怀疑他们涉嫌贪污。被捕者涉嫌触犯《防止贿赂条例》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行。调查仍在进行中。
事件轰动全港。香港《明报》周五独家披露, 许仕仁由出任积金局行政总监至任职政务司长期间,涉嫌有系统地接受新地的利益,包括免租入住礼顿山的豪宅及获得巨额透支户口。据悉,涉案金额估计达数以千万港元。《信报》报道称,相关调查主要涉及许仕仁于2005年至2007年出任政务司司长期间,向地产商泄露政府机密数据,而有关数据将会影响土地价值。

政务官出身的许仕仁,驰骋政坛数十年, 曾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和曾荫权,任志刚联手动用外汇基金,打退国际金融炒家,立下汗马功劳。2005年获特首曾荫权提拔为政务司司长。而大地产郭氏兄弟家族则是拥有15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在香港排名第三,上述三人都是全国政协常委,这次被捕也创下香港开埠170年来的多项记录。
对此,中文大学副教授马岳对媒体表示,殖民地时代, 不少高官退休后都回英国,公众不易见到他们背后与英资财团是否有瓜葛,但回归后很多官退休时,在香港找工作,很易令人觉得这是官商勾结的渠道。
香港《前哨》月刊总编辑刘达文星期五对本台评论说:“ 曾荫权上台后很明显,整个香港政府的政策向商界倾斜,人们估计不到原来还是比较有诚信的资深公务员,这些高官在英国统治时期培养出来的菁英,居然会堕落到这个程度,令人意外”。
本月初,特首曾荫权也因为搭乘富豪的私人飞机和游艇, 受到各界质疑,也有民众到廉署举报。刘达文说:九七回归后,高官对其职业操守及保持廉洁标准的判断,越来越模糊,“特首选举期间被揭出的很多他(曾荫权)自以为很平常的东西,他说‘想不到市民的要求这么高’,实际上他那些东西很明显就是不正常,怎么会‘要求高’呢,他们因为已经习惯了官商勾结,在董建华时代,政策已经开始向地产商倾斜,所以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次出了个许仕仁给廉署约谈,一点都不奇怪”。
星期五,中国官方媒体也对这次事件做了报道,其中包括新华社, 中新网及地方媒体,也引发网民对现行制度的热议。新浪网民 “GD汤”写道:香港就是香港!什么权贵凡是犯法都需要严惩!反观专制国家,凡是犯法,权贵都可以用钱解决。网民“独立学者2010”说:独立的法治架构和充分的新闻自由,确保了香港社会的正义,良序和活力。他称,一个自由社会的最大社会资本,就是对自由的认同变成生活常识,对权利的斤斤计较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香港和大陆的交互式演变中,香港并不是大陆简单同化的对象,他所包含的力量和激发的力量完全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引导着大陆的未来。
大陆结石宝宝家长蒋亚林感概道:“还是香港好啊, 这个事情要是发生在大陆,就是公开也不算个事。在江西,一个贫困县的财政局的股长,就贪污了九千四百多万元,现在一般报道出来的都是上亿元的,真是很吓人。我们跟香港近在咫尺,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一下人家,研究一下人家的东西(制度),最主要的还是体制问题,是集体贪污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当日傍晚也就此发表声明称, 律政司有既定机制,确保检控决定公平公正。目前,三人获得保释,等候调查。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香港廉署这次行动, 说明他的反贪机制十分有效:“香港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地区之一,在国际透明组织的排名前二十名之内,大陆应当向香港学习,应当建立类似的、独立的反贪机构,比如建立隶属于全国人大的廉政总局,独立于行政部门、独立于政府。香港的廉政公署是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有权调查一切,他这个体制自七十年代诞生以后,十分有效。从这一次也可看出,无论官员级别多么高或者他的社会影响力多大,都有可能受到追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