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部出版文集纪念白色恐怖受害者

0:00 / 0:00

视频:台湾文化部举办「秋蝉的悲鸣」新书发表会(RFA记者李潼摄)

台湾文化部出版了一本文集,名为「秋蝉的悲鸣」,纪念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时期受到迫害的个人及家庭。

「做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在南部渔村长大的小孩子,我曾经在十岁时看到军警宪兵追上来,使我的一个老师临时脱走,从楼上跳下来死在操场上......。」

在文化部举办的新书发表会上,部长龙应台谈到了在白色恐怖时期她自己的经历。

台湾社会一般所称的白色恐怖时期,约莫指上个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当时蒋中正率领的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失败,退守台湾。为了防范共产党渗透入侵,政府利用军警、特务严密控制台湾,在「宁可错杀一百,不愿错放一个」的氛围下,不少冤假错案就此产生。

「秋蝉的悲鸣」收录包括政治犯本人、家属及第三人的採访纪录。对于这样一个时代,龙应台认为绝大部分的政治犯,碰到的都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过程。但绝对不是只有事情临头的人才有关系。

龙应台总结认为,当政治的管制、统治,是一个压迫性的、不合理的统治时,受难者并不是只有那个被关到牢狱里、不见天日的人,以及他的家人。在同时,也压迫了那些在表面上暂时无关的人,因为它会造就另一批什么都不懂的人,什么都不懂的人,会成就一种历史循环,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压迫者。

发布会上现身说法的蔡焜霖老人,五零年代是名台湾籍青年学生。抗战结束后,从「日本人」回复为「中国人」,他曾经非常兴奋地接纳这个新身份。

他回忆,当时大家对学中文非常热衷,也会去读老师推荐的鲁迅、巴金、茅盾还有冰心,那时尤其喜爱巴金的「家」三部曲。也学会了中华民国国歌,当时也爱唱「义勇军进行曲」。

但一九四九年以后,情势出现了讽刺的大逆转。以往老师课堂上推荐的书,通通变成了禁书。因为这些有名的作家通通「附匪」去了,没有来到台湾。以往老师教的歌,也成了禁歌,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

蔡焜霖说,自己本来只是个爱读书的书呆子,但被宪兵逮捕并关了十年之后,人生大变。即使到了今天,每次只要去到人多的地方,心里都还会忍不住的紧张。白色恐怖对人的伤害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自由亚洲电台李潼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