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在中国境内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地区,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焦点。自雨伞运动以来,世界对香港越发重视。在香港发生的事件,每每牵动两岸三地和国际社会。在过去的一年中,诸如香港立法会选举、宣示风波和人大释法等事件充分体现了这点。
请看自由亚洲电台制作的2016年香港大事回顾。
2003年50万人在七一回归日上街游行,抗议《基本法》23条立法;2014年因政制争议引发持续79日的雨伞运动。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香港发生的事件,有多少件你是知道的?
铜锣湾书店事件
出版和销售政治禁书的香港铜锣湾书店5名工作人员,在2015年底相继被证实「失踪」。股东李波、总经理吕波、业务经理张志平和店长林荣基被扣押数月后获释,目前只有瑞典籍公民桂民海仍被关押在大陆。
因为事件可能涉及香港居民在海外被绑架回大陆,甚至在没有任何出境纪录下被大陆公安部门扣查。而被捕人,事后均在电视上认罪后才得到释放。事件惹来香港市民对一国两制和人生安全的忧虑。
6月中已回到香港的林荣基,在当月召开记者会,公开自己被非法拘禁8个月的经过。返港初期他一度需要香港警察的保护。
旺角骚乱
今年年初一深夜,在香港的旺角,因为政府食环署扫荡小贩问题,令市民与执法人员冲突,最终在年初二凌晨演变成警民流血冲突,场面失控。当时示威者向警察投掷砖块、木板等杂物,一名交通警察在混乱中向天鸣枪,事后令舆论哗然。虽然如此,当时的情况仍未受控。随后骚乱扩大,示威者在不同的街角纵火和向警察投掷砖块。
截至12月中,警方已就事件拘捕90人。
「七警」案
参与雨伞运动的社工曾健超,被指向警察淋泼液体及拒捕的案件,事隔一年后在今年4月才开庭,并宣判1项袭警及其中2项拒捕罪成,判囚五星期并获准保释等候上诉。至于涉嫌殴打曾健超的七名警察,随后在6月正式开庭,并在12月完成结案陈词,法官将案件定于2017年2月14日裁决。
立法会选举封杀港独
随着「港独」又或者是「自决派」的出现,引发了香港新一轮政治风波……
香港特区政府在七月出招,选举管理委员会要求立法会选举参选人报名时需要额外签署「确认书」,保证拥护3条《基本法》条文,否则不能获有效提名成为候选人。多个主张港独及自决的本土政党斥港府政治打压。
报名参选的本土民主前线召集人梁天琦签署了确认书,但仍然在8月2日被被裁定不符资格。
至于拒绝签确认书的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等也被选举主任以「港独」主张抵触《基本法》为由,裁定其立法会选举提名无效。
这也是香港主权移交以来,首次有人因政治立场而被撤销参选资格。
虽然合共六人因政治立场被取消参选资格,但是在9月4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有220万选民投票,投票率达58%,创立法会选举历史新高。最后泛民取得23席,本土自决派取得6席,而建制派则取得40席。
其中替代梁天琦参选的伞后组织「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颂恒,也在这次立法会选举中获得议席。
宣誓风波和释法
新一届立法会在10月12日进行首日会议,所有议员需要宣誓就职。新任议员姚松炎在誓词中增加内容,青年新政的梁颂恒、游蕙祯则在宣誓时更改誓词内容,把「CHINA」读成「支那」,事件引发一连串风波。
姚松炎、梁颂恒、游蕙祯三人被立法会秘书长拒绝监誓,当中梁颂恒及游蕙祯被政府提出司法覆核告上法庭,被高等法院取消议员资格。梁颂恒和游蕙祯决定在限期前向终审法院上诉。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就立法会宣誓风波释法,引起民间回响。泛民主派批评释法是变相「僭建」《基本法》,逾2千名法律界人士及市民穿着黑衣上街,以静默游行抗议人大释法。
12月初,律政司与特首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覆核,指民主派议员刘小丽、姚松炎、梁国雄和罗冠聪的宣誓无效,要求取消他们的立法会议员资格。做法再次令舆论哗然。
案件定在明年2月6日至10日期间处理。
特首选战
立法会选举结束后,另一个备受触目的香港特首选举将在2017年3月26日举行。但是在12月9日,特首梁振英突然宣布不争取连任,理由是要照顾家人,事件令外界倍感意外。
梁振英︰如果我参选下一届行政长官,恐怕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家人因为我的选举工程,会承受一些他们不能够承受的压力。
3天后,盛传会竞逐特首宝座的香港财政司长曾俊华辞职,第二天开始休假,但他并没有表明是否参选下届特首选举。
另一名已表明会参选的退休法官胡国兴则在12月14日,率先公布特首选举政纲,他以「心要正、路要正,香港重回正轨」为竞选口号。他又指出,若当选特首,首要任务是重新启动香港的政制改革。
在胡国兴公布政纲的第二天,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辞去行政会议成员一职,并正式宣布会参加下届特首选举。她同样承诺若当选后会重启政改,不过同时也会再为《基本法》23条立法。
负责投票选出特首的1200人选委会选举,已经在12月11日举行。投票率达46%,创历史新高。由泛民主派协调成立的「民主300+」联盟,得到298个席位,加上泛民阵营的立法会议席,共取得325个议席,比上一届多取超过百个选委会席位,香港社会有意见认为,如果泛民阵营捆绑投票,可能会左右特首选举最终的结果。
特约记者︰王四维、陈盘、丁汶淇
责任编辑︰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