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并预告,除《基本法》23条外,将立法规管网络安全、假讯息和众筹。另外,港府还要设立多个办公室和专组,延揽人才。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把国家安全放在最前的篇章。他表示,按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港提出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作为5年任期的施政蓝图,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呼应的主流价值观,将进一步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除了推进《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准备工作,将立法规管线上线下的众筹活动,会立法提升网络安全,以及研究针对虚假讯息,并成立由他担任组长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定期举行活动,解读国家政策。
李家超又说,过去2年,香港劳动人口流失达14万人,抢人才和招商是施政另一重点,宣布设立多项计划,招商引才,包括不设限额,引进非港人的高端人才,每年1万张通行证,协助不符合"需要3年工作经验"的百强大学毕业生来港工作;撤销科技公司"输入外来人才,必须增聘本地雇员"的规定,向聘用研发人才的科研机构和创科企业,增加约10%资助,额外为持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才,提供生活津贴等。
评论:规管网络资讯有碍国际企业和人才来港
香港前会计界立法会议员梁继昌表示,李家超建议的抢人才方法,不能完全针对国际人才的需要,例如买房退税优惠,以及坚持"0+3"相对较严格的防疫要求,都影响高端人才来港,又说,立法提高网络安全,会增加国际人才来港的顾虑。
梁继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要立法处理假资讯的问题,我想我们的法律,应该要跟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一样,不应该太紧,如果收得太紧,很多资讯都来不到香港时,如何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买卖?如果不能做的话,国际人才就不会来香港。特区政府要立法时,不能够比新加坡更紧,立法前应该要先参考新加坡的做法。"
前议员质疑港府借抢人才之名吸海归派为新香港"换血"
香港前立法会民主派议员许智峰表示,香港过往多年都有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认为再放宽限制,不一定引进真正的人才,质疑抢人才的说法,只是为有意来港工作的海外中国留学生,打开方便之门。
许智峰:"我很质疑这些抢人才措施,在香港国际形象已如此差之下,还有多少的吸引力?我已经不说没有自由的问题,外国人才看到香港防疫政策,完全没有政策逻辑,民生政策以政治为先,在如此失败的管治下,最多只能吸引次一等的人才,试问花大量的资源去抢人才,是否能换来同等的经济价值呢?这个计划可能只吸引一批从中国到外国读书的人,借此机会来到香港发展,只是一个'换血'计划,填补大批离港的人才,最终是用钱买了一批人回来,但是把香港进一步去国际化。"
打击众筹会扼杀在港仅存的政党和支援抗争者服务
许智峰表示,李家超把国家安全有关的立法构思,放在施政报告最开始的篇章,是要显示北京同步同调,进一步打压香港政党和团体的生存空间。
许智峰:"如果线上线下的众筹都要规管,可能会影响所有仍在运作的政党、工会和团体的所有开支来源,这种规管会使所有政党无办法的生存,还有一些继续支援抗争运动的小型团体、例如关注囚权的团体,以及为社区服务的民主派人士,因此失去运作的资源。"
评论:中国市场对国际失去吸引力影响香港难吸人才
长期关注香港发展的社会学者钟剑华表示,过去几任香港特首都有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作用也不大,又说,在中美关系恶化,中国市场对国际投资者逐步失去吸引力下,实施国安法下的香港要吸收国际人才更难。
钟剑华:"在中国大陆,很多国际投资者在美国等带动之下,与中国逐步脱钩,在中国工作对国际人才来说,吸引力已下降,很多在英美的人才,都知道中国政府在香港做了很多坏事,在概念上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不能随便去的国家,现在香港的情况都是一样。如果香港所吸引的,只是在中国很优秀的大学生,这只是把中国其他城市的人才抢过来,整体无助提升中国在环球上的竞争力。"
对于设立由特首领导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会否加快香港去国际化,钟剑华表示,从二十大开幕时,香港官员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传看开幕直播的相片可见,香港已经"融入国家发展",设立相关的督导组只是表态多于实际。
记者:陈子非 责编:陈美华许书婷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