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台海军事对峙升高,大陆军机扰台次数创下历史新高,两岸之间外交战的拔河更扩大角力。明年美国将进行中期选举、台湾有县市长选举,中共二十大将在秋天召开,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寻求延任。分析指,中国仍以寻求稳定为优先;在民主普世价值基础上,自由世界防堵中国野心的趋势将不会改变。
据台湾国防部统计,2021大陆军机扰台次数至12月20日为止已经超过940架次。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十月讲话提到台湾问题表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这句话也成为中国官方任何回应涉台相关问题时反复强调的语句。今年十一月中共还公布一份所谓的“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波及到远东集团遭到中国重罚人民币4.7亿元,集团董事长徐旭东还因此投书表态“反台独”。
在台湾方面,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年十月也罕见地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时直接提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蔡英文说,“习近平是大国领导人,他想跟每个人维持和平或想每个人都听他的?”在今年年初,台湾掌管两岸事务的陆委会主委邱太三还曾表示期盼两岸春暖花开,到了岁末寒冬,两岸关系似乎看不到破冰的迹象。
“明年秋天有二十大,二十大之前,习近平不可能在台湾问题上松口。”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邱太三讲的“春暖花开”,当时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对中国政策可能变得不会那么强硬。矢板估计当时陆委会主委换邱太三可能也是考虑在拜登政府主导下两岸能有缓解的迹象。
矢板明夫:“现在看来拜登在台湾问题上,基本继承特朗普路线,这是很多人没有太想到的问题。另外,中国的习近平越来越强硬。现在两岸关系无法缓和,还是属于中国对台湾的政策过于僵硬,越来越强硬,二十大之前看不到中国对台湾问题有缓和的迹象。”
二十大前中共求稳仍藏变数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观察两岸明年发展的方向,引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说明中共2022年外交任务,办好冬奥、推动中美关系稳健前行是重要任务。
赵春山认为,对中国来说中美关系回到正轨,两国关系稳定对中国稳定很重要,中美关系又牵动两岸关系。2022年中美台三边几乎都是以内政为主,都涉及到三边关系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他预期,明年不会有大事、不会有冲突,但是也埋藏变数。
赵春山:“比如拜登明年期中选举他声势不好,操作’反中牌’,这次台湾公投大选就是’抗中保台’。如果超过他(习近平)容忍底线,他就不会考虑到什么二十大,因为他不解决问题,他二十大就有问题。中间有非常吊诡的关系,他因为要搞好二十大,所以希望台海、两岸都能维持稳定。但是两岸、台海如果出大问题的话又会影响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前外交力求不失分
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至洁分析,明年秋天中共二十大举行之前,中国内部不能乱,否则会议开起来很难看。再者,中国在外交关系上不一定要得分但不能失分。陈至洁举例,中国不能让台湾在外交上有太大的斩获,就算台湾又跟某个国家建交,也要让台湾尝到苦果维持动态平衡。至少从现在到明年二十大以前,他的外交不能失去他原先有的。
陈至洁:“比方说美国跟台湾的关系又升温,比方说让台湾国防部长、院长、副总统去华府访问,这算是很大的升级。中共无法抵挡美国做这些事,他就从别的地方让台湾吃点苦头。可是他没有什么能力让美国吃点苦头,台美关系如果继续升温、继续往前走,台湾肯定会有其他的邦交国或是外交事件发生。”
拜登政府上台后 台海议题国际化
自从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来,台湾5年断了8个邦交国,最近一次是尼加拉瓜在12月宣布与台湾断交并和中国复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台湾邦交国虽然只剩14国,但是台湾与美国的关系不仅处于40年最佳状态,还在逐渐升温中。
从今年三月中旬美日二加二会议开始,到美日、美韩领袖会议、G7外交部长会议、G7领袖峰会等,都纳入“重视台海和平稳定”的相关内容。
美国总统拜登曾说美国对北约成员国负有“集体防卫”承诺,而且“对台湾、日本和韩国也一样”;当被问到“如果中国攻打台湾,美国是否会保卫台湾”时,他在接受CNN访问时回应,“对,我们有此承诺”。在拜习会后,被问到是否在台湾议题取得进展时提到,我们非常明确地表明支持《台湾(关系)法》(Taiwan Act),拜登说,“’它’是独立的,由它自己做决定。”
美国领衔自由世界吓阻中国野心趋势不变
国立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陶仪芬分析,拜登政府上台后,无论是对中或对台关系还是延续特朗普的政策,因为习近平两任下来背弃邓小平韬光养晦路线,积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亚太地区改变现状。她指出,现在整个亚太甚至全世界会认为,习近平所领导的中国会成为美国所领导的自由秩序最大挑战者。
陶仪芬:“美国愿意承担这样的领导责任后,世界其他民主国家也跟着上车,大家要跟美国一起维护这样的自由国际秩序。可以看到美国跟日本、澳洲、印度(QUAD)四方会议,透过各种各样的高峰会议、军事演习在强化。英国、法国、德国也都有海军到亚太地区、南中国海、台海巡航参与演习。”
陶仪芬说,过去这一年,自由世界要共同防堵、吓阻中国的野心,她认为这个趋势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除非中国有非常大的变化,改变了他们的政策方向。
台美关系升温也体现在经贸议题上,睽违五年后,台美重启第十一届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议,台湾今年十二月所举行的“反莱猪”公投议题未过,蔡英文在任内解决了历任总统以来都无法处理的棘手难题。
民主台湾VS.专制中国博弈
在国际参与上,美国参议院今年八月提到,不应将台湾排除在全球卫生合作之外,美方应制定策略,协助台湾重获世卫观察员身分。今年十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式透过声明,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整个联合国体系及国际社会;声明强调,这也符合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及六项保证的"一中政策"。此外,今年十二月由美国总统拜登主持的民主峰会,台湾也受邀参与。白宫将台湾视为领先的民主政体,是一个民主范例。民主的台湾地位上升,与中国一党专政体制形成强烈的对比。
“中共也在强调他的制度、自信,所谓的’民主’是西方式民主。我想台湾应该会把台湾的民主式,跟中国的威权式做强烈对比,西方社会也会把台湾问题拉升更高。”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洪耀南对本台表示。
洪耀南提到,台美之间以民主普世价值交流为基础,在蔡英文和拜登政府任内是稳定,接下来要看的是中国明年二十大变化。洪耀南说,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不是只有在二十大求稳,经济、内部问题需要稳定统治环境。至于“跨届”问题,大家认为习近平已经执政十年,目前他是全面有效治理、全面掌控。洪耀南指出,目前来看二十大对习近平问题不大,反而是内部经济社会问题,冲击会比较大。
矢板明夫展望未来一年美中台关系变化分析,中国不停咄咄逼人,所以美国和全世界不得不加强对台湾海峡的关心,以及防止中国擦枪走火的机制。他认为,过去台海问题是美中台三方问题,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卷进来了,已超越美、中可控的议题,“台海国际化已经是2022年很大的趋势”。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台北报道 责编:许书婷、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