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不能戳的秘密>揭发台湾政府隐匿禽流感疫情的纪录片导演李惠仁,周一发表<苹果的滋味>新片,纪录「壹传媒」进入台湾的影响。
李惠仁致词时特别将中国记者高瑜和台湾媒体作对照。李惠仁说:「十天前,我们看到中国一个记者高瑜,她因为不断地讲真话,结果被判刑,在中国这么一个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国家,竟然有人愿意这样子做,那反观我们台湾,我们竟然自己在做自我言论的审查,自己看到这个部份,也是很难过。」
李惠仁表示,看看高瑜,台湾记者能不汗颜吗?他希望以这部纪录片向高瑜致敬。
直击踢报、狗仔文化、动新闻、有图有真相、高度市场取向,是壹传媒特色,引爆台湾媒体质变,赢得两极评价。李惠仁说:「黎智英是邪教的大魔头,苹果日报和壹传媒是一面镜子,可是这面镜子照出的贪婪和膻色腥,同时也映照出所谓的六大门派的伪善,不是吗?」
二零一一至一四年,三年拍摄期间,李惠仁多次进入苹果日报总部,被戏称简直把进苹果日报当「走厨房」,最后终于靠写信约访到黎智英,去年底再度到香港雨伞运动现场采访黎智英。李惠仁谈到,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啸,余家要卖中国时报给黎智英,签约前一天,被亲中的旺旺集团蔡衍明抢走了,他问黎智英心情如何?黎智英说:「没买到就没买到,我也没事啊,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要做就一定做得到,做不到就算了,不要给上一次的失败变成你下一次失败的原因。」
错失中时案不久,黎智英积极经营的壹电视一直拿不到执照,帮马英九推上总统大位的金溥聪却进入壹传媒,令外界产生诸多联想。纪录片中,李惠仁叙述「一个反中的传媒老板,重金礼聘亲中总统的密友来担任电视行政总裁,黎智英的逻辑,是为了要缓和跟中国的关系吗?外界雾里看花,然而这种关系却只维持了三个月。」
李惠仁直接问黎智英:「你找金溥聪是要拿照?」黎智英回答:「假如我要拿照,我就不会给他走啦,拿照这么重要,我拿到才能给他走啊,为什么没拿到照就给他走,你说我笨的吗?我从来没有这样想,我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政治,去做我自己的生意,这个不是我。假如是我,我不会要他走,走的时候不只是他要走的嘛,我也同意的嘛,我也可以不同意啊!我可以给他他说要的东西,我可以给他啊。」
影片中抛出问题:「金溥聪到底跟黎智英要过什么?这个东西的价值到底有多高?高到黎智英就算放弃电视的执照,也不愿意作交换?」李惠仁告诉本台,他没有追问,但至今仍好奇,而这尚未有答案的「秘辛」,也是他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部份。
李惠仁谈到,黎智英之后虽然取得壹电视执照,但系统业者仍不让他上架,外传是北京因素。纪录片也为此反问黎智英:「你那时候如果不要太有政治立场,会不会做这个传媒生意不会那么卡?」黎智英说:「假如不是为了政治立场在香港,我也不会做传媒,我在香港做传媒,就是为了整个民主、争取民主,所以,做了就做了,呵。」
站在纪录者的角度,认为黎智英把「反共」当作什么?李惠仁向本台坦言,他还没办法定论,不过他也曾问黎智英:「反共是不是一个商品?他说反共不是一个商品。」李惠仁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你做报纸,你可能会受很多的因素影响,你比如说你为了活下来,你会去做一些妥协,可是他说反共不会,做反共可能会导致一些身家危险的问题,他说反共是一种信念。大家可以看看大家同不同意。」
李惠仁表示,绝大多数香港人羡慕台湾的自由民主,二零零一年黎智英把重心从香港移到台湾,他觉得台湾是有民主的,那时候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时候,黎智英想搞电视,结果弄的他几乎是人生最大的挫败,二零一二年黎智英很失望的说,在台湾他终究是个外人,他又把重心移回香港,可是没有想到回到香港发现,中国的中联办一年可以抽他新台币七亿、八亿(相当于1亿多到2亿人民币)的广告,他知道他在香港,中国政府已经可以用所有的力量去控制他了,在那个时候又看到台湾的三一八运动、香港占中运动,后来又把重心移回台湾。李惠仁认为,台湾在地化的「壹传媒」,才是黎智英能够倚赖的志业。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胡汉强/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