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视讯会议

马英九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视讯会议。(夏小华摄影)
马英九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视讯会议。(夏小华摄影)
马英九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视讯会议 在台湾,总统马英九周三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小时视讯会议,全程网路直播。

0:00 / 0:00

马英九与斯坦福视讯,面对金门中国观光客比台湾军人多,马英九表示希望与对岸和解、建立「超稳定框架」。马英九还引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典故,透露他曾多次以「朋友」身分呼吁对岸政府参考台湾民主化进程,若能更接受人民批评,才可望缩减与两岸人心的距离。

在台湾,总统马英九周三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小时视讯会议,全程网路直播。马英九感谢美国不论在二次大战期间或之后的冷战时期,总适时伸出援手,展现坚定友谊,马英九总结指出,华府与台北都认为,他执政这七年,可以说是美国「台湾关系法」实施三十六年以来的最好状态。

马英九归结有两个关键原因,马英九说:「第一是成功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处理两岸关系,第二是以低调、零意外原则与美方维持双边关系。我希望这个珍贵的范例,可以在我卸任总统后继续维持下去。」

前北约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艾江山提问时谈到,马总统演讲中提到美国艾森豪总统当年防卫台湾、美国海军提供金门、马祖后勤物资补给,让他想到一九七零年间他身为西点军校学生时曾在台湾高雄念书,并有机会造访金门,当时金门有十万名军人,但是二零一一年他再度踏上金门,发现中国观光客比台湾的军人还多,有相当大的改变,他了解台湾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身为总统和三军统帅,必须谨慎制定策略,台湾现在要将军制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他想知道台湾未来的国防策略与军事政策是什么?

马英九回答时坦言,面对中国大陆总是遇到同样问题,就是台湾要如何增加国防?二零零五年之后,两岸的军事平衡已渐渐倾向中国大陆,因为他们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加国防预算,台湾的确很难跟他们竞争,所以必须调整国防策略以遏止可能来自对岸的敌意与攻击。

马英九接着说,所以他提出三层国防策略,第一就是跟中国大陆进行和解的作法,像他上任后开始推动两岸直航,而确实,在金门看到的中国观光客居然比军官还多,所以没有一方愿意单边改变两岸现状,特别是以「非和平的方式」,因此台湾希望与对岸建立「超级稳定的框架」,才能令任何一方都不会单边地改变现状。

至于第二层国防策略,马英九提到,台湾就是尽量在国际社会扮演「人权协助的提供者」及「和平的缔造者」两个角色,这几年无论是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中国大陆的天灾、海地的地震、西非的伊波拉防疫,只要在能力范围,台湾都尽量提供协助,而第三层国防策略就是「军力」,三年前台湾开始推动一个非常有野心、有志气的计划,就是改采部份募兵制,而非全募兵制,未来还将精简军队,让军队更精良。

不过马英九提到,台湾仍需要外国提供防卫性武器,也感谢美国根据台湾关系法提供防卫性武器,但台湾最需要柴油潜舰,已经等了十三年,几年前政府决定采「国舰自造」和「向外采购」两者并行的措施,避免如果无法向国外采购,台湾至少还能自造潜舰。马英九强调,与美国持续加强安全合作,促进区域和平繁荣是台湾国防的大战略。

斯坦福大学方面另邀请现场观众提问,一名观众问到,如果中国大陆变的更民主,您认为台湾人民可能会更正面看待两岸关系,或是甚至支持统一?马英九笑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它是高度假设性的问题!」台湾当然希望中国大陆可以更为民主,不过并不是试着想要强加或是进口西方的民主价值到对干,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有些统治者也愿意容忍异己,这并非西方的传统,在中国称这是「子产不毁乡校」,也就是以前有位统治者,他遵从了他顾问的意见,让所有的国人批评政府,这个已经是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了。

马英九说:「如果我们可以这么做、如果中国大陆也可以这么做,我很确定人民心理的距离,一定会大幅的缩减,我们不敢保证,那个时候的台湾人民会支持统一,但是至少两岸的人民,可以开始在同样的基础上面思考。」

马英九表示,他了解对岸政府把大部份的精力花在经济发展,并且创造了惊人的成就,当经济快速成长,中国大陆的人民愈来愈想要参与公共政策的决定,这是无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马英九认为,如果中国可以民主化,会有更多台湾人愿意与中国大陆往来,这也是两岸更进一步融合的第一步,他期望不久的将来,这会成为「现实」。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