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全民防卫动员法》修正 朝野热议

0:00 / 0:00

为因应战争威胁,台湾修正《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的讨论引发朝野热议。本周一,台湾的国防部长邱国正就此接受立法院质询。有学者认为,法案修订应定义清晰,以避免执政者权力不受限制的担忧。

俄乌战争之后,同样面临武力威胁的台湾成为全球焦点,如何应战、备战的问题也备受瞩目。

台湾国防部日前预告有关《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修法草案,并将更名为《全民防卫动员法》。但此举遭在野党质疑,担心法案“准备期间”空白授权、管制媒体与网络舆论,并有传闻法案要造册16岁以上少年的名单,引发“娃娃兵”上战场的恐慌。

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6日在立法院质询,比较全民动员法新旧条文差异。(记者夏小华摄)
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6日在立法院质询,比较全民动员法新旧条文差异。(记者夏小华摄)
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6日日在立法院质询国防部长邱国正,因应错假讯息,应严正驳斥、立场坚定。(记者夏小华摄)
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6日日在立法院质询国防部长邱国正,因应错假讯息,应严正驳斥、立场坚定。(记者夏小华摄)

面对质疑声浪,台湾行政院长陈建仁3日坦承与国防部沟通不足,全案喊卡。国民党主席朱立伦4日质疑:“如果真如蔡英文所言理所应当,为何行政院长陈建仁还说要下架?难道民进党连事关全民生命安全的如此重大议题还要玩两面手法?”

蔡英文4日在脸书回应表示:“国民党挂布条说:票投民进党,孩子上战场。我必须说:这完全不是事实。国防改革,让国防更强,让想要侵犯台湾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全世界民主国家也会支持台湾。”

蔡英文总统脸书为全民动员法修法捍卫政府立场。(蔡英文脸书截图)
蔡英文总统脸书为全民动员法修法捍卫政府立场。(蔡英文脸书截图)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6日在立法院受访表示,有关战争准备法,美国、韩国,连中立国瑞士都有,只是名称不同,用意在一旦作战,国家战略物资怎么掌控、应用,达到全民防卫作战的效果。前年立法院决议全民防卫署组织变革,去年一月成立,附带决议是验证兵推所得数据,在一年内检讨并进行修法。公告的目的就是征询各方意见,修法内容确实还不够周延,不能怪外界捕风捉影。

不过,邱国正说:“什么16岁上战场?完全没有这种事情。国军要入伍也要18岁以后,当兵也要入伍完后才有枪,怎可能还没有入伍,没有经任何训练就要打靶?打靶都有严格规定,遑论作战发生。”

邱国正强调,“像身为军人出身的我,我也很反对作战,但我们不能不做准备。一个民主国家准备愈周延,愈会在一旦有状况发生的话,愈能够按部就班地去做一个整体的运用。”

邱国正提到,后续会综合整理相关法条进行跨部会协调,且会逐条审定、避免造成纷扰。

台湾现行的《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在2001年公布施行,是当台湾面临战争威胁,进入紧急命令状态时,为了确保战时能有备无患,维护台湾安全及人民存续,所施行的非常时期法制。该法的目的是保障在战争时期,台湾能够依照计划动员人力、物力等抵御外敌,相关规定与必要措施只适用于实施动员时期。

教育部常务次长林腾蛟6日在立法院强调,16岁孩子不会上战场,编组是为了灾害发生时的校园安全。依照《民防法》规定,高中以上学校编组防护团,主要是协助救护、消防任务,跟民防、消防、医疗同样为后勤人员,不是军事战斗人员。此举旨在平时完成人员编组及教育训练,希望在灾难发生时能发挥校园安全自救与救人的功能。

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罗致政质询:各地方政府过去20年是否都有青年动员服勤准备作法?林腾蛟回应,从2002年服勤计划订定后,各县市皆有配合的执行计划,这次《全动法》并未增添新的条文或内容。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左)、教育部次长林腾蛟6日在立法院针对全民动员法修法内容备询。(记者夏小华摄)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左)、教育部次长林腾蛟6日在立法院针对全民动员法修法内容备询。(记者夏小华摄)

罗致政批评国防部长为何不讲清楚,在这方面的条文旧法就有,一字不动,朱立伦说要阻挡通过16岁孩子上战场是自己打脸。

《全动法》修正草案明订,第15条,因应不实讯息传递,主管机关应对新闻媒体进行调查;草案第33条规定,动员实施阶段,为维护军事安全及战事遂行,应对出版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网际网路平台与应用服务提供者,以及新闻从业人员实施必要管制;第61条规定,动员实施时期散播有关动员、征购、征用的不实讯息,足生损害公众或他人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币100万元以下罚金。修法重点还包括,对战时哄抬物资者,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新台币500万元以下罚金。

军事评论人士亓乐义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动员法必须修,如果要对媒体采取某种程度管制应有明确定义:“什么是危机状态?进入战争状态?像认知作战都在进行了,是不是也采取一样?应界定是真正战争、发生有火力打击时,就算战争前了。”

亓乐义认为:“刻意释放假讯息干扰民心士气的部分,绝对需要管制,全世界皆然。等危机解除要一切恢复常态,操作上也要更细腻。”

台湾的国防安全研究院所长苏紫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国防部把既有法律重新整合,以前叫“准备法”,现在叫“全动法”,将平时和战时结合。这是参考欧美战略准备精神、瑞士联邦储备法等。

苏紫云说,宪法赋予总统有权发布动员令,第22条关于新闻自由、出版跟言论自由必要时受管制:“何谓必要?第39条戒严,第43条紧急命令,启动紧急机制包括部分权力的管理。”

苏紫云表示,法令有安全阀,立法院可同意或推翻总统的命令。以俄乌战为例,假讯息影响国家民心士气。

苏紫云还说,战争时不是钳制言论自由,而是暂时限缩,避免被敌人传播假讯息。世界二次大战时,美国动员约翰·福特等好莱坞导演拍很多影片,都是对出版业、新闻媒体的动员。乌俄战中,看到乌克兰应对宣传战很成功,除了全民团结,新闻媒体管理,脸书、IG等社群媒体都帮忙删除很多假帐号、假讯息,致使俄罗斯发动的混合战无法发挥效果。

记者:夏小华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