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五十周年特辑之四: 台湾还在搞文革?

毛泽东发动文革(资料图片)
毛泽东发动文革(资料图片)
文革"五十周年"特辑之四:台湾还在搞文革?

0:00 / 0:00

中国大陆曾经流传一段顺口溜:“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海南岛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后来居然被加上了一句:“不到台湾不知道文革还在搞”。台湾,被称为华人社会自由民主的灯塔,怎会被与受害人数以上亿计算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相提并论?文革的亲历者与旁观者,解读孑然不同。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作者陈永发说:“那是大陆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啊!”“台湾那些人不是就爱批斗人家、讲话不留余地、不讲理性,都是情绪化、高调,政治高调,不就是搞文革了吗?”

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员、中共党史专家吴启讷说:“这话我当然是有条件赞成的,因为我感受到台湾在所谓解严之后啊,实质上他没有完成真正的转型,其实冷战所遗留下来的一个思考方式,在台湾其实并没有真正翻转过来。”“台湾在这个威权时代结束之后,他所出现的政治运动的心态、模式跟民众的反应,非常巧的,我发现是跟中国大陆很像,所以这个心态如果说它是文革,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描述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看到更多的暴力,这个告诉我们在台湾的殖民地现代化,还有国民党的威权统治,它建立了一定的秩序基础。”

吴启讷认为,台湾资讯看来很开放,民众自己的心态却是很封闭的,还把台湾看成是进步价值的中心、民主的中心。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台湾也经常用民众的情感倾向、直觉反应或民粹解决。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之春”民运首批参与者杨雨亭认为,中国大陆民运圈出现所谓内斗、批判、告密、把对方说成特务等“文革式的语境”,与他们深受文革灾害有关。此外,文革初期,北大教授聂元梓的大字报提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放到台湾蓝、绿对待不同政治立场者的术语、台湾民粹化的现象上,某种程度确实接近“文革式的语境”。杨雨亭推测,“不到台湾不知文革还在搞”这个观点的出现,可能因为台湾这几年政争的厉害,那些自然对蓝营比较同情的大陆人对民进党人士的批评。

杨雨亭说:“民进党这个手法为什么比较像共产党?这个字很有趣,他们用地方包围中央、用乡村包围城市,各方面的语调都比较像共产党的手法或是学他,我也不相信他是共产党,但学的还不错!那国民党一般是比较菁英分子的政党,他跟地方的扎根从在大陆开始就不大好,所以他的弱点就在这上面,你看他就比较上层结构,所以很容易被摧毁,所以用这种地方的方式摧毁国民党是非常容易的,自然无形中就会变成民粹化,譬如说,大家都知道南部的地下电台,这种凶猛的谩骂,其实跟文革恐怕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革爆发还是小学生的中国流亡诗人贝岭,听到“不到台湾不知文革还在搞”这种说法,批判说:“完全不对、这完全是荒诞,你把一个社会民主化所产生的一种纷乱,跟在专制统治下的这种恐怖混为一谈,简直荒诞到底了,而且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是属于对于台湾绝对缺乏了解的走马观花的表面现象!而且它本身有那个在传媒上选择性播放所产生的那种夸大跟误解效果。”

文革时期曾以身为红卫兵而骄傲,最终对毛的领导和共产主义产生恐惧怀疑,甚至萌生轻生念头的前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认为,台湾立法院有时会打架,但拿民主社会正常的杂音和小骚乱与文革相比,是污名化台湾。

蔡咏梅还即兴模仿起文革时期,每天早请示、晚汇报,手捧“红宝书(毛语录)”,对着毛泽东肖像作效忠仪式。

蔡咏梅:“祝愿我们伟大的领袖,还要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伟大的什么,四个,说完以后说万寿无疆,要叫三次,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此外,在学校还要唱革命歌曲才能吃饭、更要跳忠于毛泽东的“忠字舞”,蔡咏梅说着说着不禁唱了起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全体集体跳。”

自由亚洲电台 台北新闻中心制作

撰稿 夏小华

编辑 黄春梅

监制 胡汉强